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患苦的意思、患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患苦的解释

[loathe;hate] 憎恶,厌恨

多患苦之。——《明史》

详细解释

(1).憎恨,厌恶。《史记·外戚世家》:“ 修成子仲 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百姓患苦 王莽 ,復思 刘 氏,闻 汉 兵起,莫不欢喜。” 宋 叶适 《上西府书》:“自 唐 末、 五代 之祸,天下生死於兵, 艺祖 因人心之患苦,削而损之。”

(2).疾苦。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至於 宁越 、 倪宽 、 黄霸 之徒,所以强自篤励於典籍者,非天性也,皆由患苦困瘁,欲以经术自拔耳。”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杜工部 流离兵革中,更尝患苦,诗益悽愴。” 清 黄景仁 《济南病中杂诗》:“聪明消患苦,书剑易参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患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憎恨、厌恶(动词)
    指对人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例如《史记·外戚世家》提到“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意为百姓因修成子仲的暴虐而憎恶他。
    其他文献如《后汉纪》也记载“百姓患苦王莽,復思刘氏”,描述百姓对王莽统治的厌恶。

  2. 疾苦、痛苦(名词)
    表示生活或精神上的困苦。如《后汉书·孝安帝纪》中“为百姓所患苦者”,即指百姓的疾苦。

二、用法与例句

三、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其双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明史》中“多患苦之”偏向憎恶义,而晋代葛洪《抱朴子》提及的“患苦”则侧重疾苦。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史记》《后汉书》等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患苦的意思

患苦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遭受痛苦、困苦、烦恼的状态或感受。患苦可以是身体上的痛楚,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困扰,是一个多面向的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患字由「心」和「疢」两个部分组成。它的总笔画数是11个。

来源和繁体写法

患字最早源自篆书,隶书时期已出现患字的基本形态。在繁体中,患字保留了其简体的形状,没有特别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患字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主要是隶书和楷书的变化,但整体结构和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1. 他因为长时间工作太过疲劳,身体上患苦不堪。

2. 这个民族历经沧桑,深受战乱患苦。

3. 她内心纠结,患苦重重。

组词

患苦可以组成其他相关的词语,如患者、苦楚、痛苦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患苦的近义词有痛苦、苦痛、困苦等,反义词有快乐、幸福、安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