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赵岐 注:“脩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立命”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立命”字面指确立命运或使命,核心内涵为修身养性以顺应天命()。其中“立”强调主动建立,“命”既包含个人使命,也暗含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修身与天命的关系
源自《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为无论寿命长短,都应通过修身等待天命,这是立命的根本。墨子也提到“立命”是维护天下道义的基础()。
人格与精神的建立
部分典籍延伸为确立人格与精神追求,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强调通过教育和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
现代延伸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常与“安身”连用(如“安身立命”),指生活与精神的双重立足,既有物质基础,又有理想寄托()。
需注意,“立命”在中医中另有指代穴位的含义(如鼻旁的经外奇穴),但此用法与本文的哲学概念无关()。
总结来说,“立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使命、精神追求的多重维度,既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应。
《立命》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词。拆分部首为“立”和“命”,共有7个笔画。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使用。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立命」。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发音和意义基本保持不变。
《立命》这个词源于《论语》,是孔子诲人立命的一段话:“人而不立,不知命。”这里的“立”指立志,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命”指命运,个人的生活与发展。立命的意思就是“立下人生目标,决定自己的命运。”
1. 他在年轻时立下了追求知识的人生目标,现在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学者。
2. 老师告诉学生们要立好自己的命,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立命》的繁体写法为「立命」。繁体字通常在中文传统文化和台港地区得到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各有不同。《立命》中的字在古代可能被写成「站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汉字文化,现代正式场合通常使用简化字。
立志、立场、命运、命令、命根子
确立、确定、规划、决定、制定
迷茫、无所定
哎哟笔床谗讥春风满面戴山灯虎貂丁跌宕昭彰迭韵诗耳濡目染放屁辣臊方纔风起云蒸焚枯佛祠护脱俭设交侵绞衾金箱军劳俱全犒功刻画无盐坑埋剌搭连编两片嘴犁庭扫穴卖友美利奴羊毛闷捱捱迷榖拿不住淖潦缲车七星弃疑认不是容足蛇蟊生擒审赏说不响四向堂号汤沐团标团栾玩服网点完然纬途微与武界无门吾土吴岳祆祠夕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