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庸的意思、卑庸的详细解释
卑庸的解释
寒微平常;浅薄平庸。《南史·顾宪之传》:“ 汉明帝 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 范史云 列士之高,亦奠以寒水乾饭。况吾卑庸之人,其可不节衷也。” 清 刘大櫆 《江若度文序》:“虽然,与吾并世而生,固有贤者矣,吾未尝不知其贤,而情或不与之相属。有其人甚卑庸,而吾甚爱之。” 清 刘大櫆 《王天孚诗序》:“ 胜水 王 君 天孚 ,自爱其才气,而思与古之人为徒,不屑为卑庸鄙恶之文,以干时而求进。”
词语分解
- 卑的解释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同“俾”,使。 亢尊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庸的解释 庸 ō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岂,怎么:庸讵(岂,何以,
网络扩展解释
“卑庸”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寒微平常、浅薄平庸,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份地位或资质才能的平凡与普通。例如清代刘大櫆在文章中提到“其人甚卑庸”,即用此词描述资质平庸之人。
二、字词拆分
- 卑:本义为地位低下(如“卑贱”)或品质低劣(如“卑鄙”)。
- 庸:指平凡、无突出才能(如“庸人碌碌”)或行为不高明(如“庸医”)。
三、文献例证
《南史·顾宪之传》中,作者以“卑庸之人”自谦,强调自身平凡,需节制言行;清代刘大櫆的《江若度文序》则用“甚卑庸”表达对他人才干的贬义评价。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注意其与“平庸卑微”(强调平凡与自卑)、“卑鄙庸俗”(贬指品行低劣)等近义词的差异。
可通过汉典、天奇教育等工具书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卑庸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品德或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低劣、卑劣、庸俗。它可以拆分为“卩”和“庚”两个部首,其中“卩”表示印章,而“庚”表示屋梁。按照笔画来看,卑庸这个词一共有11个笔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当时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持着相似的意义。对应繁体字,“卑庸”是“卑凌”的简化形式。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的卑庸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2. 这位领导以其卑庸的作风而闻名于世。
一些近义词可以用来替代卑庸,例如:卑劣、卑贱、低俗、庸俗等。而反义词则是与卑庸相反的意思,比如高尚、崇高、正直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