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新的意思、贡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新的解释

(1).进贡新熟稻米。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2).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网至十网,小团至大团而止,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一说为进献的新茶。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其大树二月初因雷迸出白芽,肥大长半寸许,採之浸水中,竢及半斤,方剥去外包,取其心如鍼细,仅可蒸研以成一胯,故谓之‘水芽’,然须十胯中入去岁旧‘水芽’两胯,方能有味。初进止二十胯,谓之‘贡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新"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与古代制度两个角度解析。

一、词义溯源 "贡"指进献、纳贡,《说文解字》释为"献功也",特指地方向中央政权呈献特产。据《周礼》记载,贡品制度在先秦时期已形成完整体系。"新"在此作形容词,既指时间层面的新近产出,亦含品质层面的新鲜上乘之意。

二、制度应用 该词常见于宋元文献,尤指岁贡中的时新产品。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建宁府岁贡新茶五百斤,谓之北苑贡新"。明代《天工开物》提及丝织品"岁贡新绢",特指采用当年新蚕丝织造的顶级织物。

三、语义延伸 在民俗语境中,"贡新"衍生出"先祭后食"的礼仪内涵。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描述:"六月朔日,各家取新麦炊饭,供献祠堂,谓之贡新"。这种将时令新品先祭祀祖先再自用的习俗,体现古代"敬天法祖"的文化传统。

四、现代转用 当代方言中仍存其遗韵,闽南语区保留"贡新米"习俗,指秋收后用新米制作祭品;江浙茶区将清明前首批采摘的茶叶称为"贡新",延续品质等级划分的古义。

网络扩展解释

“贡新”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进贡新熟稻米
    指古代将新收获的稻米作为贡品献给朝廷。这一用法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周兴嗣的《千字文》:“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税收与贡赋制度的关系。

  2. 茶名
    特指宋代的一种贡茶,属于茶叶分类中的第二纲(茶分十纲)。据宋代姚宽《西溪丛语》记载,“贡新”茶的制作工艺精细,如采用“水芽”(嫩芽经水浸后剥取芯部)等特殊方法,且产量稀少,初进仅二十胯(茶饼单位)。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帝子八郤鞭擗进里馝馞笔分波茨坦会议布帛惨核畅销书禅居赤羽喘鸣绰有余裕楚妆打顿,打顿儿吊梯的卢斗碗杜禁二料繁衍罚誓分塞俘卤赶尽杀絶高空槽格轨孤鸿毫丝曷苏馆换白患害秽土艰厄警设看棚括约肌寥夐礼义廉耻録纪卤田率教牤牛木槿醲秀攀想凭重贫罄趫雄庆恤桡法沈年石火光阴水横枝水喉属役条教外动字蜗螺下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