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旁之云彩。因其受日光照射,色多赤黄,故称。《易·离》:“六二:黄离,元吉。” ********* 《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黄离’者,《汉书·天文志》曰‘日月无光曰薄’,《史记·天官书》集解引 京房 《易传》又曰‘日赤黄为薄’,‘黄离’盖即薄。《天官书》説岁星曰‘星色赤黄而沉,所居野大穰’,説填星曰‘五星色……黄圜则吉’,説太白曰‘黄圜和角……有年’,説星辰曰‘黄为五穀熟’。占星多以黄为吉,疑占日亦然,故曰:‘黄离元吉。’”
(2).比喻太子。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高祖 以援危拨乱,伏紫气而登三; 太宗 以端拱继明,自黄离而用九。” 唐 刘禹锡 《苏州贺册皇太子笺》:“伏惟皇太子殿下,允膺上嗣,光启东朝,苍震发前星之辉,黄离表重轮之瑞。位居守器,礼重承祧。” 瞿蜕园 笺证:“按古人以‘明两作离’喻太子。” 明 谈迁 《答友人问景皇帝庙号》诗:“及乎 裕陵 返,黄离位南偏。”
(3).黄鹂的别名。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莺》。
“黄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日旁云彩
指太阳旁的云彩,因受日光照射呈现赤黄色而得名。这一释义源自《易经·离卦》的“六二:黄离,元吉”,闻一多在《周易义证类纂》中进一步解释为“黄离”即“薄”,指日月无光时的赤黄色云层。
比喻太子
唐代文献中常以“黄离”象征太子。例如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提到“自黄离而用九”,刘禹锡《苏州贺册皇太子笺》中“黄离表重轮之瑞”,均以“黄离”暗喻储君之位。
黄鹂的别名
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莺》记载,“黄离”是黄鹂的别称,但此用法较为冷门,多见于古籍异名考据。
以上释义综合了文献考据与文化象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易》《事物异名录》及唐代诗文等原始文献。
《黄离》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黄色的秋天,也可以表示秋天的景色。
《黄离》由“⺤”(禾字头)和“谷”(瞪目)两个部首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黄离》在《说文解字》中没有直接的解释,但在《尔雅·释天》一书中有提及。它于秋天的正中、白天与黑夜之间形容秋天。
在繁体字中,“黄离”通常以“黃離”来表示。
在古时候,黄离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如:“黃離”、“黄期”等。
1. 秋天的黄离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感觉。
2. 黄离的景色使人们沉浸在秋天的美丽之中。
1. 黄离色:表示黄色的秋天的色彩。
2. 黄离景:形容秋天独特的景色。
3. 黄离风:指秋天特有的风。
黄离的近义词包括:“秋天”、“金秋”等。
黄离的反义词可以是:“春天”、“夏天”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