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险峻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懿徽二宗事相类》:“ 唐懿宗 於苑中取石造山,崎危詰屈,有若天成。”
“崎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拼音与基本释义
拼音为qí wēi,意为“险峻貌”,即形容地势或物体高耸陡峭、险要而不平的样子。
单字结构解析
文献用例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曾用此词描述人造假山的险峻形态:“崎危诘屈,有若天成。”,可见其多用于描绘自然或人工景物的陡峭奇崛。
使用场景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学或描述特殊地貌的语境中。
提示: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池北偶谈》等权威文献。
崎危(qí wēi)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意思是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峭壁。
崎(qí)的拆分部首为山,它由9画组成;危(wēi)的拆分部首为 十,它由6画组成。
崎危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汉字,是一个纯汉字的词语,没有任何外来语成分。相应的繁体字为崎危。
在古代,崎危这个词的字形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原始的意义和形状。古时候的崎字可能会有一些变体,但整体结构保持类似于现代汉字,同样是以山字旁为部首。
1. 这片山区地势险峻,到处都是崎危的地形,非常不好翻越。
2. 他胆大心细,勇敢地攀登着崎危的悬崖。
崎路、崎岖、危急、危险、危境
险峻、险峭、险恶、悬崖
平缓、安全、平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