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因事牵连而受累。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阁下若能荡涤痕累,洞开嫌疑,弃仇如振尘,爱士如救馁……上以副陛下咸与维新之怀,次有以广阁下常善救人之道。” 唐 陆贽 《奉天改元大赦制》:“应先有痕累禁錮及反逆缘坐承前恩赦所不该者,并宜洗雪。”
“痕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痕累(hén lèi)指因某事牵连而受到拖累或负担。该词多用于描述因过去的错误、事件或关系导致的后续负面影响。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籍或正式文本中,口语中更多用“牵连”“拖累”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3的唐代文献引文。
痕累(hén lèi)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残留下来的痕迹或隐患。它可以指遗留在人体上或物体表面的痕迹,也可以指心灵或精神上的负担或压力。
痕累的部首是疒(疔)也称为“病字头”,它是汉字中表示疾病的常用偏旁部首。痕累的总笔画数是11画,其中疒部3画,负责表示疾病的含义,而累部8画。
痕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用于描述人体上的痕迹。在繁体字中,痕累的写法保持不变,仍为「痕累」。
在古代,痕累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古字形为「痕罍」,由疒部旁以及雷、罍两个字旁组成。
1. 这起车祸给他留下了永久的痕累。
2. 老伤痕累累的战士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 痕迹:指遗留下的痕累或记号。
2. 累赘:指负担或责任的重担。
3. 累及:指波及到其他人或事物。
4. 累积:指逐渐增加积累。
1. 痕迹
2. 遗痕
3. 牵连
4. 残留
1. 痕迹的反义词是消失
2. 遗痕的反义词是抚平
3. 牵连的反义词是脱离
4. 残留的反义词是清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