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宦牒的意思、宦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宦牒的解释

犹宦籍。 唐 李商隐 《为舍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自随宦牒,遽忝恩荣,位至圭符,宠当金紫。” 宋 陆游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自笑年年随宦牒,不如处处得闲行。” 明 宋濂 《陶府君墓志铭跋尾》:“ 陶 氏一门父兄子弟,其不坠书诗之业,往往知自奋如此,宦牒之蝉联,此盖其权舆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宦牒,汉语词汇,读音为huàn dié,指古代官员的任职文书或仕籍记录。该词由“宦”与“牒”二字构成:“宦”本义为官吏、官职,如《说文解字》释“宦,仕也”;“牒”指公文、簿册,如《广韵》注“牒,书版也”。两者合称,特指记载官员任职经历的官方档案。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宦牒”一词多用于唐宋文献,例如宋代诗人陈造《次韵杨宰野步》中“阅世宦牒黄粱炊”一句,即以“宦牒”比喻仕途浮沉。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亦提及“宦牒所稽”,强调其对官员考绩的凭证作用。

从词义演变角度分析,“宦牒”早期侧重指代官员任命文书(来源:《古代职官词典》),明清时期逐渐扩展为官员履历的统称。现代汉语中,该词因行政制度变迁而成为历史词汇,多见于古籍研究与文学创作。

网络扩展解释

“宦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官员的名册或记录(即“宦籍”),主要用于记载官员的职位、身份等信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文献例证

  1. 唐代:李商隐在《为舍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中写道:“自随宦牒,遽忝恩荣”,描述官员随名册升迁而获得荣耀。
  2. 宋代:陆游《将之荣州取道青城》提到“自笑年年随宦牒”,以自嘲口吻表达对官场调动的感慨。
  3. 明代:宋濂在墓志铭中提及“宦牒之蝉联”,强调官员家族通过名册延续仕途的现象。

使用场景

多出现于古代公文、诗词或历史记载中,反映官员的仕途轨迹或身份变迁。

补充说明

“宦牒”属于较冷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分析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白獭髓拌嘴保卫延安边豆草里旛竿策命辞言单桓东倭独摇芝耳目闭塞房产税丰鉴福气辅翊感恩图报逛来逛去鬼斧神工衮衣綉裳蛊杀函渭候吏黄素书惠庄火冲冲获戾贾平凹季瓜籍骸继明空讳空劳黎家灵旛礼院龙凤团露地马鹿异形懋业男华爬梳剔抉前軓拳服蘧瑗知非三堵墙伞子神爷麝团势子束手受毙四位岁律腾拏天街媮馁土木之难险阸咸汁小鞋稀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