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团的意思、麝团的详细解释
麝团的解释
掺有香料的粉团。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萱草6*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词语分解
- 麝的解释 麝 è 〔麝鼠〕哺乳动物,毛棕黑色。生活在沼泽地带,毛皮可做衣服。 〔麝牛〕哺乳动物,体形像牛而稍小,皮下有腺体,分泌物有特殊气味。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 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小,无角。雄的脐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通称“香獐子”。 笔画数:; 部首:鹿; 笔顺编号:
- 团的解释 团 (團) á 圆形:团扇。团脐。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团。饭团。 把东西揉成球形:团煤球。 会合在一起:团聚。团圆。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团体。团伙。集团。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团练。团丁。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团槽。 笔画数:; 部首:囗;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麝团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麝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麝团”指掺有香料的粉团,主要用于描述古代与香料相关的食物或物品。该词由“麝”(指麝香,名贵香料)和“团”(指团状物)组合而成。
二、词源与结构
- 词源:源自宋代张孝祥《点绛唇》词:“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 结构:“麝”代表香料,“团”指粉质团状物,合称强调香料与食物/用品的结合。
三、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多用于描绘古代节庆或生活场景,如端午节搭配菰黍(粽子)、菖蒲酒等。
- 历史描述:反映宋代贵族或文人雅士的生活细节,体现香料在饮食文化中的应用。
四、注意点
- 部分资料(如)提到“麝团”作为成语表示“密集聚集”,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建议以权威来源的“香料粉团”释义为准。
五、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全宋词》或宋代民俗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麝团的意思
麝团(shè tuán)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由麝香团结凝聚而成的团块状物体。麝团通常用于制作香囊、香包等香料,具有浓郁的香气。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麝团的拆分部首是鹿部,拆解成“鹿”、“囗”两个部分。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来源
麝团这个词来源于麝香,麝香是一种来自麝类动物的一种香料,古代人们将麝香加工制成团块状,形成麝团。麝香在古代被广泛用于药物和香料。
繁体
麝团的繁体字为麝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麝团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人们的书写风格,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一般保持不变。
例句
1. 她把麝团放在抽屉里,让衣柜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2. 这个麝团是我从旅行中带回来的,闻起来非常迷人。
组词
相关的组词有:麝香、麝室、麝气、麝鼠。
近义词
香团、香饽饽、香粒。
反义词
散香、散团、麝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