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独摇芝”是中药材天麻的别名之一,其名称及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解析:
“独摇芝”最早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一·赤箭》。书中记载,天麻的苗名为“赤箭”,而“独摇芝”是其别名。因天麻无根无叶,生长时茎秆独立,随风摇曳,故称“独摇”;“芝”则因其药用价值与灵芝类似,被归为名贵药材的类别。
天麻为兰科植物,其独特之处在于无根无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需依靠共生菌(蜜环菌)提供养分。成熟植株的块茎形如芋头,表面有环状节痕,故古人也称其为“合离草”或“离母”。
天麻在传统医学中被视为补益上药,主要用于:
不同地区对天麻的称呼多样,如“神草”“鬼督邮”等。“独摇芝”一名则更强调其生长特性与珍贵性,与“芝”类药材的地位相呼应。
“独摇芝”既体现了天麻的形态特征(独摇),又彰显了其药用地位(芝)。这一名称融合了古代医学观察与文化寓意,成为天麻最具代表性的别称之一。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栽培或药理,可参考《本草纲目》及现代药学文献。
独摇芝(dú yáo zhī)是一个汉语词语,由“独”、“摇”、“芝”三个字组成。独字的部首是犬(狗),独字的笔画数是7画;摇字的部首是扌(手),摇字的笔画数是14画;芝字的部首是艹(草),芝字的笔画数是6画。
独摇芝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南华》:“彼独兮守一,行有所止。”意思是指一个人独自静谧地守住自己的一片净土,不受外界的干扰。
独摇芝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獨搖芝”,在繁体字中的摇字由“摇”变为“搖”,但整体的意思没有改变。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独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獨”,在简体字中的写法为“独”。摇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搖”,在简体字中的写法同样为“摇”。芝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芝”,在简体字中的写法同样为“芝”。
例句:他独自一人坐在花园里,摇摇晃晃地摆动着,仿佛在陶醉于花香之中。
组词:独立、独特、摇摆、芝麻。
近义词:单独、孤独、晃动、草药。
反义词:合群、众多、固定、树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