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闭拒的意思、闭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闭拒的解释

(1).闭关抵拒。《后汉书·马援传》:“ 季孟 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 宋 苏辙 《王者不治夷狄论》:“有闭拒而不纳之者, 光武 之谢 西域 、絶 匈奴 之事是也。”

(2).拒绝;不接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是乃天道悦懌,民心欣戴,而仍见闭拒,于礼何居?”

(3).指肌理闭合,能抵御外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闭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关闭、拒绝,具体可拆解为“闭”与“拒”两个动作的结合,强调通过闭合、阻挡的方式加以拒绝或排斥。以下是详细释义及例证:


一、基本释义

  1. 关闭阻挡

    “闭”指闭合、关紧,“拒”指抵御、排斥。合指通过关闭门户或通道来阻挡外界进入或接触。

    例:

    《汉书·王莽传》:“闭拒关津。”

    (紧闭关口要道,拒绝通行。)

  2. 坚决拒绝

    引申为态度强硬地回绝他人请求、意见或外来事物。

    例:

    宋·叶适《上殿札子》:“闭拒群议,专行己志。”

    (拒绝众人建议,独断专行。)


二、古文献例证

  1. 《左传·哀公十五年》(引用《汉语大词典》)

    记载卫国大夫“闭门拒盗”,以武力闭守城门抵御外敌,体现“闭拒”的防御性含义。

  2. 《后汉书·窦融传》

    “闭拒诏命,不听使者”,指窦融抗拒朝廷诏令,拒绝接见使者,凸显对权威的抗拒。


三、近义与反义词


四、语义演变

“闭拒”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闭”与“拒”的单字义仍活跃:


引用来源

释义及例证综合参考以下权威辞书与古籍: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左传》《汉书》《后汉书》原典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文献名称及出版社,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闭拒”在古汉语中兼具物理阻挡与态度拒绝的双重内涵,是体现封闭性与排他性的复合动词,多见于历史文献中的政治、军事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闭拒”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闭关抵拒

指通过封闭或隔绝的方式抵御外界。这一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例如《后汉书·马援传》提到“季孟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描述的是通过封闭手段对抗外部势力。宋代苏辙在讨论夷狄问题时也提到类似用法。

2.拒绝;不接受

表示明确回绝或排斥,带有主观态度。例如《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注引汉刘艾《献帝传》中“仍见闭拒”,即指被拒绝。现代语境中可用于表达对观点、请求等的否定。

3.医学中的生理抵御

在中医理论中,指人体肌理闭合以抵御外邪入侵。《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强调身体自然防御机制的重要性。


例句参考


使用提示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古文、中医典籍或学术讨论中。若需近义词,可参考“拒绝”“抵御”等,反义词则为“接纳”“开放”。

别人正在浏览...

奥渫百宗变古乱常不殰不干才知冲苁舂汲词无枝叶蹙浪悼伤大月放绽法显風雪交加耕岩乖方龟珠过云闳厚洪陶回视奬券夹腰敬敏井中视星金伞进转吉瑞极望开戒夸夺子亏形籁钥量币柳眉剔竖隆窑祢庙暮气鸟爪潜望镜旗氅秦书八体三镜山陇哨官盛化蜃女十八般武艺殊待説白道黑随摺锁钥堂皇冠冕踏球戏贴鸡荼火闻风而起误错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