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报的意思、微报的详细解释
微报的解释
微薄的酬谢。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处士儻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
词语分解
- 微的解释 微 ē 小,细小: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调(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贱。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
- 报的解释 报 (報) à 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
专业解析
"微报"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和词典释义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本义解析(基于权威词典):
- 细微的报答或报告:
- "微" 指细小、轻微、卑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报" 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
- 报答、回报:指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或补偿(《汉语大词典》)。
- 报告、告知:指把消息、情况等告诉给他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组合义: "微报" 因此可理解为:
- 轻微的报答/回报: 指程度不大、分量不重的酬谢或补偿。例如:"略备薄礼,以作微报。"(《汉语大词典》)。
- 微小的报告/消息: 指内容简短、重要性不高的信息通报。例如:"时有微报传来。"(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相对少见,更常见于古语或特定语境)。
二、引申与用法(结合文化内涵):
2. 谦辞用法: 在表示"报答"时,"微报"常带有谦逊的意味,说话人用"微"来降低自己所做回报的价值,以示谦虚和对受惠方的尊重(《辞海》对"报"的文化阐释)。
3. 特定语境下的"小报告": 在日常口语中,"微报"有时会被非正式地、略带贬义地用来指代"小报告",即私下向权威者反映他人(通常是同伴或下属)的过失或不当言行(此义项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非词典标准义项的核心,但反映了语言的实际使用)。
"微报"的核心含义源于其构词成分,主要指"轻微的报答" 或"微小的报告"。前者是其主要且常见的用法,常作谦辞;后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尤其是在表示"报答"时,其谦逊色彩是重要的语言文化特征。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1994). 《汉语大词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微报"词条释义)
-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2009).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报"的文化内涵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微报”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
微薄的酬谢(主要含义)
- 源自唐代文献,如《博异志·崔玄微》记载“处士儻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指以微薄之物表达谢意,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该含义,但在古籍研究中仍作为特定词汇出现。
-
短小精悍的报告或消息(次要解释)
-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内容简洁但信息量大的报告”,但相关来源的权威性较低,可能属于特定领域或新创用法。
建议:若涉及古文阅读或学术研究,优先采用第一种释义;若为现代语境下的使用,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确认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摈压鉢盂精补加长马出车出气洞大包单担饶电磁屏蔽短长亭放言飞阁流丹飞屋拂绰该死贯发贯矢寒家好多恒度很力秽贱虺蜓捷武就逮酒神扣墀口受跨虚鹿鸣洛阳社没道路抹鬼脸农稷炰烋霈泽蚍蜉酒草歉弊契苾奇利清腴情怨燃爆软设备闪面石莲子说梦廋人随牙夙心天主教贴题同感头行土练文选学误绐无始无终毨毨啸侣命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