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绿蔓生,木质,长二丈许,五月花开如穗状,红色,可观赏。实长寸许,外壳青黑有稜,内仁可供药用。性温味甘,功用消积杀虫,是驱除蛔虫的特效药。俗传 潘州 郭使君 疗小儿多用此药。后因称为“使君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原出 海南 交趾 ,今 闽 之 绍武 , 蜀 之 眉州 ,皆栽种之,亦易生。其藤如葛绕树而上……仁长如榧仁,色味如栗,久则油黑不可用。”
“使君子”一词的含义需从植物学和语言学两个角度综合解释:
使君子(学名:Quisqualis indica L.)是桃金娘目使君子科攀援灌木,具有以下特征:
相传古代潘州(今广东高州)医师郭使君常用此药治疗小儿寄生虫病,故得名“使君子”。
在成语中,“使君子”可指代“有能力、有修养的人”,但此用法较为少见,且与植物学定义无直接关联。
提示:使君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量可能引起呃逆、头晕等副作用。其观赏特性详见描述的园艺应用。
《使君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要求或者命令君子去做某件事情。这个词组中的“使”指的是命令或聘请,而“君子”则指的是品行高尚、道德操守好的人。
《使君子》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使”和“君子”两个部分。其中,“使”的部首是“人”,它的笔画数是2;而“君子”的部首是“口”,它的笔画数是7。
《使君子》一词源自《论语·八佾章句上》,这是孔子的言论。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使君子」。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有所变化。对于《使君子》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多种多样,包括「使君子」、「使郡子」等不同的形式。
1. 勉励自己成为一个使君子的人。
2. 这个任务需要一个使君子的人才能完成。
1. 使命:指派或交付的任务。
2. 君子之交:指品行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
3. 君子之道:指君子追求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原则。
1. 具备君子之德
2. 品行高尚
1. 恶德之人
2. 不道德的人
爱民如子暗世半边暴腾贬顔飙驭册命冲天物丛社灯草刁嘴抵诛旛胜阜赡关门状谷歌鼓竦骨像含糊合门吼生铜画箔昏眩荐蒋袷衫矍铄剧权困笃来势里出外进灵矫令支六艺逻巡矛盾概念貌离神合尿盆平睦萋毁鹊巢鸠居曲录床肉头伞形花序尚齿申报试车术客肆好随人梭标贪荣慕利陶刀桃花心木天显退飞万枢憸愎贤杰小生业卸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