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牛的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昨收到廿二日函并木刻……《岭南之春》的缺点是牛头似乎太大一点,但可以用的。”
(2).牛头形的酒尊。 唐 李贺 《河阳歌》:“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月从东方来,酒从东方转。” 王琦 注:“牛头,酒巵。”
(3).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卒。《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琬 见推之后,夜梦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法苑珠林》卷十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拄肋。”参见“ 牛头阿旁 ”。
(4).见“ 牛头旃檀 ”。
“牛头”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佛教与神话中的角色
文化象征与引申义
其他含义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词典、文化研究和神话来源,若需更完整内容可查看、、等原始网页。
牛头(niú tóu)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部首组成:牜(牛字旁)和⺆(八的另一个写法),共7画。它是一个名词,用来形容牛的头部。
牛头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形体,最早的写法是象形字,画出了牛的头部形状。在繁体字中,牛头的写法相对保留了古时的形态。
古时候汉字写作灾时,牛头的写法稍有不同。牛的部首写作⺧,而不是现代汉字中的牜。典型的例子是《說文解字》中的字形:
⺧ + ⺆ = 牛
在现代汉语中,牛头除了指牛的头部外,也有引申义,可以指牛的形象、代表农业、勇猛等含义。
以下是一些使用牛头的例句:
1. 他有一头雄壮的牛,牛头很大很漂亮。
2. 这幅画中的牛头栩栩如生。
3. 这个选手很有牛头不对马嘴的特点。
组词:牛角、牛皮、牛肉、牛奶、牛仔、牛市、牛犊、牛痘、牛群
近义词:牛脸、牛颅
反义词:头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