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生的意思、后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生的解释

(1) [lad]∶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young man]∶青年男子,小伙子

(3) [having a youthful appearance]∶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详细解释

(1).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2).后嗣,子孙。《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寧,以保我后生。” 郑玄 笺:“王乃寿考且安,以此全守我子孙。”

(3).后辈,下一代。《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张天翼 《畸人手记·新与旧》:“﹝大舅﹞然后把那双不大灵活的眼珠盯着我,摆出一副奖励后生的脸色。”

(4).弟子,学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 孙诒让 间诂:“后生亦弟子也。《耕柱篇》:‘ 耕柱子 遗十金于 墨子 ,曰:后生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 子墨子 而反者。’并弟子之称。”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后生来从学,善诱能循循。”

(5).年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娘子花朶儿般后生,恁地会忘事?”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翻了身,我们都变得后生了,有甚好笑的?”

(6).年轻人;小伙子。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三五痴后生,作事不真实。”《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药,容颜转少,如三十岁后生模样。”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小镇搬运队那个莽后生把板车丢在一边。”

(7).谓醒悟较晚。《韩诗外传》卷六:“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於得失。不知治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后生者,三年而復, 宋昭公 是也。’”

(8).来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清 黄遵宪 《山歌》:“人人要结后生缘,儂只今生结目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生"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项,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一、名词义项(青年群体)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定义为:"①年轻男子;晚辈",常见于北方方言区。如《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即指年轻人值得敬畏,《资治通鉴》载曹操语"后生可畏"亦取此义。

二、形容词特征(年龄状态) 形容相貌年轻态,《汉语大词典》收录元代关汉卿《裴度还带》"这后生必定英豪"的用法,现代语境如"他长得真后生"特指面容显年轻。该用法在晋语区尤为活跃,见于《山西方言志》记载。

三、方言变体(亲属称谓) 特定方言体系中产生转义:

  1. 晋语区(山西等地)指代儿子,如《太原方言词典》载"他家后生在读大学"
  2. 闽南语系指未婚男性青年,《闽语研究》标注发音为"hāu-sing"

四、历时演变(词义扩展) 据王力《汉语史稿》考证,该词西周金文已见雏形,原指"后代子孙",汉代衍生出年龄义,明清时期扩展至外貌特征描述,形成现代多层语义结构。

五、近义辨析(词典对比)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标注与"青年"的差异:前者强调相对年龄关系(如师徒间),后者侧重绝对年龄阶段;与"晚辈"的区别在于前者可独立使用,后者需搭配长辈出现。

网络扩展解释

“后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含义,综合多来源信息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指年轻人或晚辈
    现代常用义为对青年男子或年轻一代的称呼,尤其在方言中常见。例如西北地区用“后生”代指男青年,相当于“小伙子”“年轻人”()。

  2. 形容相貌年轻
    可用于描述外貌显年轻的状态,如“他长得后生,看不出四十多岁”()。

二、古籍与成语中的用法

  1. 历史渊源
    《论语·子罕》提到“后生可畏”,意为年轻人潜力无限,值得敬畏()。《诗经·殷武》中“后生”指后代子孙,如“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2. 扩展含义
    《尔雅·释亲》将“后生”解释为兄弟中较晚出生者,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三、现代延伸与搭配

  1. 方言特色
    在口语中,“后生家”表示年轻人群体()。

  2. 常见搭配
    成语“后生可畏”广泛用于表达对年轻一代的赞赏;另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比喻绝境逢生()。

四、使用建议

如需更详细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论语》《尔雅》等文献,或查阅方言类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报功冰清玉洁宾合不拔瓷窑粗纵戴叔伦垫发电迈彫楹东坛东园匠掇摝法友告馨傀奇黑云红绿帖货囊江翻海扰解韨节木鸟静憩开剖夸夺子狂醉榔槺轑饭劳薪梁启超练冠林戈六微砢磨卖服曼志梅尧臣傍傍评检平巾迁避棋处羣衆关系人面竹融浑如梦初觉声价十倍师公诗匠世仪收堂客酸然探兵恬淡无为停止穨唐芜駮吴余鲙稀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