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候楼的意思、候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候楼的解释

(1).供瞭望用的小楼。《墨子·备城门》:“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於堞四尺,广三尺,广(长)四尺,板周三面,密傅之,夏盖亓上。”《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次,市中候楼也。”

(2).观测、占候天象之楼。《陈书·世祖纪》:“大风至自西南,广百餘步,激坏灵臺候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候楼”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基本释义

  1. 供瞭望用的小楼
    指古代用于军事防御或市集管理中观察敌情、监视动向的建筑物。例如《墨子·备城门》记载:“三十步置坐候楼”,说明其军事用途。在《周礼》的注释中,也提到“市中候楼”用于管理市场秩序。

  2. 观测天象的楼台
    古代用于占候天象、观测星象的建筑,如《陈书·世祖纪》记载大风毁坏“灵台候楼”,此处指天文观测场所。


二、出处与用例


三、功能演变

候楼最初以军事瞭望为主,后衍生出天文观测功能,体现了古代建筑“一物多用”的特点。其名称中的“候”字,既指观察敌情的“候望”,也包含观测天象的“占候”之意。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墨子》《周礼》《陈书》等古籍记载及多部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候楼

候楼是指在旅途中等待的建筑物,通常用来供人休息、观赏和观察周围的景色。

拆分部首和笔画

候楼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和木字旁,拆分后的笔画是8画。

来源

候楼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书·宫门志》中。候楼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中的一种建筑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供人休息和观赏风景的建筑。

繁体

候樓(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候楼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候樓”,也有部分古籍中写作“侯樓”。

例句

我在候楼等待了好几个小时,终于见到了朋友。

组词

候车楼、候机楼、候车室

近义词

观景台、观景楼、望楼

反义词

通道、过道、走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