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灵官的意思、灵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灵官的解释

(1).仙官。《汉武帝内传》:“ 阿母 昔出配 北烛仙人 ,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 唐 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謁 广寒 。”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

(2). 王灵官 的略称。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弟亲见一神人,状类庙中所塑 灵官 然,入房来捉女。”

(3). 明 代所设的道官。《明史·职官志三》:“ 阁皁山 、 三茅山 各灵官一人,正八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灵官是汉语中兼具宗教意涵与民俗信仰的复合型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词源与基本词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灵”指神明、超自然力量,“官”为职司称谓,组合后最早见于道教典籍,指代“掌人间善恶监察之职的神明”。该词在南朝《真诰》中已有雏形,至宋代趋于定型。

二、道教体系中的特殊神职

在道教神谱中,灵官特指护法尊神,以王灵官(本名王善)最为著名。据《灵官经》载,其形象为“赤面三目,金甲红袍”,执金鞭巡游三界,具有“纠察天地、驱邪缚魅”的职能。明代《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其受玉皇敕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位列五百灵官之首。

三、文学语境中的引申运用

古典文学常借“灵官”喻指刚正不阿的监察者,如《西游记》第四回描写灵霄殿前“纠察灵官”奏报孙悟空行迹,此处既指具体神祇,又暗含监察问责的象征意义。清代《夜谭随录》则将这个词世俗化,称清官为“现世灵官”。

四、民间信仰的在地化呈现

地方志显示,明清时期全国建有200余处灵官殿,尤以武当山紫霄宫灵官殿为典型。民俗研究显示,江浙地区至今保留“迎灵官”仪式,民众将其视为惩恶扬善的地方保护神。

网络扩展解释

“灵官”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道教文化综合解释如下:

一、仙官

指道教或神话传说中在天界任职的仙人官员,属于神职体系的一部分。例如《汉武帝内传》中提及“真灵官也”,唐代陆龟蒙诗中也有“三清今日聚灵官”的描述,均指代仙官身份。


二、王灵官(道教神祇)

道教中的重要护法神,全称“都天豁落灵官王元帅”,简称“王灵官”。其形象多为红脸虬须、身披金甲、手持钢鞭,司掌雷火,职责为护法监坛,驱邪镇恶。民间传说中,王灵官常显灵护佑百姓,如清代《夜谭随录》记载其显形捉妖的故事。


三、明代道官

明代官职名,隶属道录司,负责管理道教事务。据《明史·职官志》记载,灵官为八品官,主要分布于阁皂山、三茅山等道教名山,职责包括监督道教活动及圣地管理。


补充说明

  1. 文化影响:王灵官在民间信仰中地位崇高,常被塑像供奉于道观山门内,与佛教韦驮类似,形成“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的典故。
  2. 文学引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灵官》篇即以王灵官显灵为题材,展现其护法职能。

别人正在浏览...

騃子盎盂相击鳌愤龙愁悲懽彼岸变术表倡毙而后已别嘴比要彩凤随鸦赤绳嫡长继承厎告订阙敦勉堕怠藁书后坐力画状互不侵犯条约豗蹙猢狲简格僵尸今夕何夕醵醵军座举意款遇兰质蕙心廉便陵衍鲤书流矢曼缨鸟囮逆度泥马渡江披林撷秀贫游轻虑浅谋起辇钦佩勤则不匮全通阙坏涉案渗淡霜皜苏步青随龙俗家逃臣陶溶瓦盆文戏相属衔橛之变仙游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