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杯柈舞 ”。
杯盘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杯盘舞最早可追溯至晋代(公元265-420年),在晋太康年间(280-289年)被称为《晋世宁舞》,具有祈福国泰民安的寓意。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源自汉代的手盘舞,后经改良加入杯具,形成独特表演形式。
道具特征
以耳杯、盘等酒具改制而成,早期为手执杯盘翻转表演,后发展为盘舞结合。晋代《杯柈舞》中要求舞者“手接杯盘反复之”,强调手部技巧。
技术争议
存在两种观点:
作为宴乐舞蹈,兼具娱乐性与杂技性,反映了晋代贵族阶层的生活风貌。其“反覆杯盘”的动作被赋予“四海安宁”的象征意义。
注:部分表演细节因史料记载差异存在学术争议,需结合考古图像进一步考证。
《杯盘舞》是指一种古代文艺表演形式,通常由表演者手持杯盘在舞台上舞蹈或表演各种技艺。
《杯盘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皿和舞,其中“木”表示与木材相关,皿表示与器皿相关,舞表示与舞蹈相关。这三个部首分别占据了整个词的意思。
《杯盘舞》的总共有18个笔画。
《杯盘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宫廷或庙堂中的宴会或祭祀仪式中,会有专门的舞蹈表演者手持杯盘进行表演,以娱乐或表达敬意。
繁体字“杯盤舞”与简体字“杯盘舞”拼音相同,只是字形有些许差异。
在古代中国,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历代字形的变化,古时候的“杯盘舞”可以以不同的字形来表示,但整体意思保持不变。
1. 他在舞台上表演杯盘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今晚的晚会会有一场精彩的杯盘舞表演。
1. 杯具:指不幸遭遇的事情。
2. 盘算:指计算和谋划。
3. 舞蹈:指以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4. 舞台:指供演员表演的平台。
近义词:舞蹈表演、器械舞。
反义词:赛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