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息鸟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ín xī niǎo shì,其核心含义为比喻生活优裕却对社会毫无贡献,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面含义
深层寓意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身居高位、生活优渥却不为社会尽责的人,强调“空受爵禄而无益于世”的消极状态。
历史来源
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 曹植借此表达不甘虚度光阴、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典型例句
宋代王安石在《委任》中写道:“是岂禽息鸟视而不知荷恩尽力哉?” 进一步强化了成语的批判性。
部分资料(如)曾提出“形容谨慎专注”的释义,但此说法与权威出处及主流解释相悖,应为误传。建议以曹植原文及《汉语大词典》等权威来源为准。
“禽息鸟视”通过鸟兽的生存状态映射人类社会中不劳而获的现象,语言凝练且寓意深刻,至今仍具现实批判意义。
禽息鸟视(qín xī niǎo shì)是一个成语,来自于古代文献《汉书·食货志》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指的是禽鸟停息观望爱护。
拆分部首和笔画:
禽(ㄑㄧㄣˊ)- 鸟类的总称,由“又”部和“禽”部组成,5个笔画。
息(ㄒㄧ)- 停止,由“心”部和“木”部组成,4个笔画。
鸟(ㄋㄧㄠˇ)- 鸟类,由“鳥”部组成,7个笔画。
视(ㄕˋ)- 看,由“见”部和“目”部组成,11个笔画。
来源:
《汉书·食货志》是东汉末年史学家班固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其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常见用词和成语,禽息鸟视便是其中之一。
繁体写法:
禽息鳥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禽息鸟视的写法略有变化,禽字还多加了一个“固”字旁,而鸟字在上面有一个“食”字旁,视字则加了一个“斜”字旁。
例句:
他站在窗前,禽息鸟视,等待着心爱的人的归来。
他明明知道那只鸟是要攻击他的,却只是禽息鸟视,并没有逃跑。
组词:
禽鸟、息怒、视野、观视。
近义词:
守株待兔、静观其变、鸟瞰。
反义词:
大摇大摆、纵横捭阖、盲目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