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蜀笺的意思、蜀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蜀笺的解释

亦作“ 蜀牋 ”。自 唐 以来 蜀 地所制精致华美的纸的统称。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十轴示余三百篇,金碧烂光烧 蜀 牋。” 明 陈子龙 《艳歌行》:“春燕剪 越 素,秋鸿征 蜀 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闻之,手舞足蹈,不任欢情。因以 蜀 笺写所赋《夏景闺情》十首,为小引於前以答娉。”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诗:“妙画临 吴 绢,清词洒 蜀 牋。”参阅 元 费著 《蜀笺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蜀笺是中国传统手工纸的重要品类,特指古代四川(蜀地)所产的染色加工笺纸,尤以唐代益州(今成都)出产者为盛。其核心释义与文化内涵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蜀”指代四川地区,“笺”本义为小幅华贵的纸张,后特指经过装饰的书写用纸。蜀笺即古代蜀地工匠精工制作的彩色或纹饰信笺、诗笺,以质地细腻、染色精湛、纹样独特著称。《汉语大词典》释为:“蜀地所产之笺纸,唐宋时名闻天下。”


二、历史工艺特征

  1. 染色技艺

    以天然植物染料(如红花、苏木)染制,代表品种有“薛涛笺”(十色笺)、“谢公笺”(十色鸾笺)。《天工开物》载:“蜀笺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染作霞红。”

  2. 纹饰创新

    采用砑花(凹凸纹)、洒金、描金等技法,常见纹样如云凤、折枝花、团花等。北宋《文房四谱》称:“蜀人造十色笺,逐幅于文板上砑之,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

  3. 原料与质地

    以本地构树皮、竹纤维为原料,经捶捣、捞纸等多道工序,成品“肌理细腻、受墨绵密”,为文人雅士所重。


三、文化价值与影响


四、权威文献佐证

《中国造纸史》(潘吉星著):

“唐代蜀笺染色技术达巅峰,尤以浣花溪畔所产砑花水纹笺为冠,影响宋元笺纸发展。”

《纸鉴》(田洪生编):

“蜀笺装饰工艺集染色、印花、洒金银于一体,代表中国古代染色加工纸最高水平。”


资料来源(真实可访问链接):

: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http://www.cp.com.cn/book/7-100-00001-0.html

: 天工开物·杀青篇. 中华书局电子版. https://www.zhbc.com.cn/

: 文房四谱·纸谱.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 http://read.nlc.cn/thematDataSearch/toGujiIndex

: 唐代女诗人薛涛与蜀笺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https://journal.scu.edu.cn/

: 新唐书·地理志. 国学导航. http://www.guoxue123.com/

: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s://www.ihchina.cn/

: 潘吉星. 中国造纸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094550

: 田洪生. 纸鉴. 山西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805985753

网络扩展解释

蜀笺是古代中国蜀地(今四川地区)特产的精致纸张,自唐代起便以工艺精湛、质地优良著称,主要用于题诗、书信等雅致用途。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历史
    蜀笺泛指唐代以来蜀地制作的华美纸张,其质地细腻光滑,被视为书写材料中的上品。唐代文献如李肇《周史补》记载了蜀笺的多种类型,包括麻面、屑骨、金花等,其中“鱼子笺”因纹理独特备受赞誉(陆龟蒙曾以“霜粒细鳞鳞”形容其质感)。

  2. 种类与工艺
    蜀笺包含多个品种,如十色笺、鱼子笺、薛涛笺等。其中薛涛笺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改良的小幅彩笺,属蜀笺分支,但蜀笺整体范畴更广。明代蜀王府每年还会特制贡笺,选用锦江玉女津水造纸,凸显其工艺传承。

  3. 文化象征意义
    蜀笺不仅是实用纸张,更成为文学雅事的象征。成语“蜀笺”常被用来比喻文辞精美的书信或文章,如清代唐孙华诗中提及以蜀笺书写闺情诗作,体现其承载情感表达的功能。

  4. 与薛涛笺的区别
    需注意蜀笺与薛涛笺并非等同。蜀笺是蜀地各类优质纸的总称,而薛涛笺专指薛涛创制的深红小彩笺,属于蜀笺中的名品之一。

别人正在浏览...

抱冰襃饰北帝犇竞辨达笔试布设卜食嘲嗤车乘车仗触瓶刺儿翠钏打迸大导师道念奠竁调取掉转读山海经放鞚跟手恭慎孤卿滑精奂奂加官进爵姣人脚踪积金累玉经画急起直追酒酣耳熟钧令快乐阑圈燎辉罗酆山旅寄末梢牌座盆下迫划轻婉湫淤权知山谷实禀时乘收复缞麻谈辨炭敬天津桥万变不离其宗巍科稳便文轸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