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禾束的意思、禾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禾束的解释

即禾把。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又有以木为榦,以铁为首,二其股者,利如戈戟,唯用叉取禾束,谓之铁禾杈。”参见“ 禾把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禾束是汉语中的复合名词,由“禾”与“束”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捆扎成束的谷物秸秆,特指收割后经捆扎的庄稼(如稻、麦等)。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字义解析

  1. 指谷类作物的总称,古代特指粟(小米),后泛指稻、麦等粮食作物。《说文解字》释:“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

    来源:参见《说文解字注》卷七(清·段玉裁注)。

  2. 意为捆绑、捆扎。《说文解字》载:“束,缚也,从囗、木。”引申为计量单位(如“一束薪”)。

    来源:参见《说文解字》卷六。


二、词义详解


三、文化意象

“禾束”在传统文化中承载农业文明的象征: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禾束”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泛指捆扎的庄稼秸秆。例如:

“田垄上散落着金黄的禾束,宛如大地的诗行。”

其古义计量功能已消失,但作为农事符号仍存于民俗研究。


“禾束”是农耕文明的典型词汇,既指实物(谷物秸秆捆),亦蕴含计量、祭祀等文化功能,折射古代社会生产与精神生活的交织。

网络扩展解释

“禾束”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来源:

  1. 基本释义
    指连穗带杆的谷捆子,即收割后捆扎成束的稻禾,也称“禾把”。例如明代农书《农政全书》提到用铁制农具“铁禾杈”叉取禾束,说明其与古代农耕活动密切相关。

  2. 结构与字义

    • 禾:独体结构,本义为谷类作物,特指水稻或粟。
    • 束:独体结构,意为捆绑、约束,作量词时指成捆的物体(如一束鲜花)。
  3. 语源与用法
    该词属书面用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农学文献。其近义词为“禾把”,反义词暂无明确记载。

  4. 权威参考
    可通过《汉语大词典》《农政全书》等典籍进一步了解其历史用法,或查阅沪江在线词典等工具书获取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兵陈冰山逋寇缠夹禅授城寺骋逐崇玄馆诞荡赕佛得度地产低徊冬夫耑啓奋轧佛罗安国脯资干祈归宗海井鹤素宏邈蕙的风徽猷江星骄觖积华塉卤姬吕竞竞狼飡虎食劳苦练功寥阒列置令格礼制隆物鸾幕僇谴冒文苗木名程囊漏贮中女伎僻处贫阙乾道潜踪隐迹祈愿三复审质世范通侠凸凸唯命是听五铢险肤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