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合食的意思、合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合食的解释

(1).犹合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於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新唐书·礼乐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夫所谓收族者,记称与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之类。”参见“ 合祭 ”。

(2).同炊。谓不分家。 汉 焦赣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 明 宋濂 《郑都事墓志铭》:“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歷十世。”

(3).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冀 合食四县,赏赐皆如 霍光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合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含义,不同语境下释义有所差异:

  1. 合祭(祭祀仪式)
    指将祖先或神主的牌位集中在大祖庙中共同祭祀。例如《公羊传·文公二年》记载:“毁庙之主,陈於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宋代曾巩的《为人后议》也提到“与族人合食”,即通过祭祀活动凝聚宗族。

  2. 同炊(家族共居)
    表示家族成员共同生活、不分家的状态。汉代焦赣的《易林·睽之姤》描述:“兄弟合食,和乐相好”,明代宋濂《郑都事墓志铭》记载某家族自南宋起“合食为义门”,延续十世未分家。

  3. 共享食邑(古代封赏制度)
    指受封者同时享有多个封地的赋税收益。如《后汉纪·桓帝纪》提到权臣梁冀“合食四县”,即同时受享四县食邑,类比汉代霍光的待遇。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代礼仪制度中,现代汉语使用较少。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尤其是涉及祭祀、家族制度或封赏时,需注意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合食

合食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合”和“食”两个字组成。

合字由左右两个部首构成,左边是“口”部首,右边是“ㄑ”部首。合字共有6画。

食字由左右两个部首构成,左边是“米”部首,右边是“口”部首。食字共有9画。

合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合食》一篇中,用来形容人们共同分享食物的情景。

在繁体中文中,合食的写法和简体中文中基本一致。

在古时候,汉字“食”可以写成“饣”,即在米字上加一个食物从嘴巴进入的弧形符号。

例句:他们一起合食,享受着团圆的时刻。

组词:合作、食物、共同

近义词:共进、同餐

反义词:各食、单食

别人正在浏览...

哀惨贲星差距常音茶余饭后成哀秤锤成日吃晌灇灇村场打闹二混子罚金芬菲丰草丰浸浮誉诡赴归慕郭巨埋儿汗颜无地回肠寸断简才检着锦标景钟进土九陵究明具道距绝泪腺陵架柳条边梨园行禄荫履崄埋照猱狮狗念心儿排拂楩梓青袍布袜茕然齐尚散想折口身败名隳声控蜃灶授手宿念坛山刻石铁翼鼍龙武射雾兴云涌显赫下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