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义附庸的意思、六义附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义附庸的解释

谓赋。古人认为赋这种文体乃《诗经》“六义”中“赋”的流衍,故以“附庸”相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於诗人,拓宇於《楚辞》也。於是 荀况 《礼》《智》, 宋玉 《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义附庸”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特别是《诗经》研究领域的术语,其核心含义是指“赋、比、兴”这三种诗歌表现手法相对于“风、雅、颂”这三种诗歌体裁的从属地位。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六义”的构成与来源:

    • “六义”的概念最早由《毛诗序》(《诗大序》)明确提出,是对《诗经》内容与创作方法的经典总结。它包含两个层面:
      • 体裁分类(三体): 风、雅、颂。这是根据诗歌的来源、用途和音乐特点进行的分类。“风”指各地民歌,“雅”指朝廷正乐,“颂”指宗庙祭祀乐歌。
      • 表现手法(三用): 赋、比、兴。这是诗歌创作的具体艺术手法。“赋”指铺陈直叙,“比”指比喻,“兴”指托物起兴,借助他物引发所咏之情。
    •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对“六义”做了更清晰的界定:“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这明确将“风雅颂”归为诗的体裁(体),将“赋比兴”归为诗的表现方法(辞/用)。
  2. “附庸”的含义:

    • “附庸”一词本意指附属于诸侯的小国,引申为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事物。在“六义附庸”这个语境中,“附庸”特指“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相对于“风、雅、颂”这三种根本体裁的依附性和服务性。
  3. “六义附庸”的整体解释:

    • 因此,“六义附庸”作为一个固定表述,其详细意思是指:在《诗经》的“六义”体系中,“赋”、“比”、“兴”这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依附于、服务于“风”、“雅”、“颂”这三种基本诗歌体裁的。体裁(风雅颂)是根本和主体,手法(赋比兴)是应用于这些体裁之上的具体写作技巧。
    •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探讨“比兴”手法时,虽未直接使用“附庸”一词,但其论述体现了手法服务于内容(体裁承载的内容)的思想,间接印证了这种主从关系。
    • 后世学者在阐释“六义”关系时,普遍接受并沿用了孔颖达的“体用”说,即风雅颂为体(主体、根本),赋比兴为用(功用、手段),后者依附于前者而存在并发挥作用。这就是“六义附庸”的核心内涵——赋比兴是风雅颂的附庸。

“六义附庸”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古代《诗经》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在《诗经》的“六义”框架内,“赋”、“比”、“兴”作为具体的诗歌创作手法,其地位是从属于并服务于“风”、“雅”、“颂”这三种核心诗歌体裁的。体裁是主干,手法是枝叶,手法依附于体裁而存在并为其表达服务。

参考来源:

  1. 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体用关系(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的经典阐述,是理解“六义附庸”的基础。可查阅古籍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中的相关条目。
  2.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探讨了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与诗歌内容表达的关系,体现了手法服务于主旨的思想。可参考相关研究著作或在线资源如汉典中的词条解释。
  3. 《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在解释“六义”词条时,通常会引用孔颖达的观点,阐明风雅颂与赋比兴的主从关系。可查阅相关辞书在线版或纸质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六义附庸”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古代文体“赋”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六义附庸”指赋这种文体最初依附于《诗经》“六义”中的“赋”发展而来,后逐渐独立并兴盛。这里的“六义”指《诗经》的六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而“附庸”比喻赋最初作为《诗经》的附属文体存在。

二、来源与演变

  1. 文学起源
    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提到:“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说明赋从《诗经》“六义”中的“赋”衍生,后经荀况、宋玉等人发展,最终脱离诗歌成为独立文体。

  2. 词义解析

    • 六义:特指《诗经》的六种创作手法,而非指道德义务(如忠义、孝义等)。
    • 附庸:原指依附于大国的小国,此处引申为赋早期依附于《诗经》的地位。

三、常见误解

部分解释(如)将“六义”误读为忠义、孝义等道德义务,并关联历史人物张丞相的故事。但根据权威文献(如《文心雕龙》及汉典释义),该成语实际聚焦文学体裁演变,与道德层面的“六义”无关。

四、总结

“六义附庸”反映了赋体文学的起源过程,强调其从《诗经》中萌芽,最终发展为独立文体的历程。理解时需注意区分文学术语与道德概念,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不尘不遗寸长螬蛴常不肯掺假单于创稾寸丝半粟当朝独宿牍聿额解奉朝请坟记蛤仔灌夫骂坐贯繦归咎于交驩郊居犗饵酒馆兰质熏心陋淫垆土麦穗马粮谩辞哗说满肚子锚地篾索拏子盘联平脊蒲质轻嫷七丝契讬全师柔心弱骨如之奈何升假深入人心饰乐尸忝术籍树明诉语榻本头緑威泽稳善稳住神儿卧果儿蜗窄忤物祥风霄光淆溷习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