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方的意思、敦方的详细解释
敦方的解释
敦厚方正。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太傅 陈蕃 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方的解释 方 ā 四个角都是暗乃谋咝位蛄雒娑际侵苯撬谋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阶印保!邸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方根。平方。开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边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区,地域:地方。
网络扩展解释
“敦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敦厚方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敦方”由“敦”和“方”两字组成:
- 敦:指真诚、厚道、笃实,强调内在品性的淳朴与宽厚。
- 方:指正直、端正、有原则,体现外在行为的规矩与正直。
二者结合,形容一个人兼具内在的敦厚与外在的方正,即为人真诚宽厚且行事正直有原则。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
古代典籍引用
- 汉代王符《潜夫论·实贡》提到:“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 此处强调“敦方”是道德修养的核心。
- 晋代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记载:“太傅陈蕃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以“敦方”形容陈蕃品性正直且勤勉。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的品德,如“修身慎行,敦方正直”()。
-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对谦逊、正直、踏实等品质的概括,适用于教育、人物评价等场景。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敦厚、方正、正直、笃实。
- 反义词:虚伪、圆滑、狡诈、轻浮。
四、延伸理解
“敦方”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也被视为社会教化的基础。例如王符认为,具备“敦方”品质的人能通过清廉、淡泊的言行影响他人,进而推动社会风气向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潜夫论》《后汉纪》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方(dūn f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敦”和“方”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敦字的部首是“攴”,读音为“dūn”,总共有12个笔画;方字的部首是“方”,读音为“fāng”,总共有4个笔画。
来源:敦方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其中,“敦”是指恭敬、厚实,而“方”是指正直、规矩。敦方的合并意味着一个人既要有恭敬厚实的品德,又要有正直规矩的行为。
繁体:敦方的繁体字为「惇方」。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敦方的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敦字通常写为“⺍云”或“厶冘”,方字写为“⺕”或“方”。
例句:他言行敦方,深受大家尊敬。
组词:敦方可以组成“敦方之志”、“敦方的品德”等词组。
近义词:忠诚、守信、正直
反义词:奸诈、狡猾、邪恶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