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aise or promote sb. to show favour;favour sb.]∶称赞;提拔
争相抬举
(2) [foster]∶扶养;培养(多用于近代白话)
抬举成人
(3) [lift]∶使抬升
冷空气把暖空气抬举起来
同“擡举”。1.高举;举起。 唐 元稹 《高荷》:“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 唐 罗隐 《春风》诗:“但是粃糠微细物,等閒抬举到青云。”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一隻手揪住繫腰,一隻手揝住道服,把那廝轻轻抬举。” 刘大白 《湖滨看气泡儿》:“谁给它扶上青6*云6*路--无非仗着东风,拂拂地吹嘘,微微地抬举。”
(2).犹振作。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 宋 杨万里 《谢张功父送牡丹》诗:“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
(3).奖掖;提拔。 唐 张元晏 《谢宰相启》:“骤忝转迁,尽由抬举。”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蒙主上抬举,加为六宫提督太监。”《水浒传》第二回:“忽一日,与 高俅 道:‘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只是做随驾迁转的人。’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 高俅 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那不含糊,大家抬举我,举我当了委员。”
(4).扶持;照料。 唐 孙鲂 《柳》诗之十:“不是和风为抬举,可能开眼向行人?”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本朝 张师锡 ﹞《老儿诗》曰:‘……抬举衣频换,扶持药屡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张君瑞 病懨懨担带不去。説不得凄凉,覷不得恓楚。骨消肉尽,只有那筋脉皮肤。又没箇亲熟的人抬举。”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去到 长安 ,那里无人抬举,他遂流落去街上乞食。”
(5).培育。 宋 陶穀 《清异录·百花》:“抬举牡丹法:常以九月取角屑、硫磺,碾如麵,拌细土……至开时,大如盌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抬举汉语 快速查询。
“抬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ái jǔ(部分方言或网络语境中可能读tái ju),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延伸,以下为详细解释:
核心意义是对人或事物给予高度评价、重视或提拔。例如:“领导抬举我担任项目负责人。”
本义
字面指“提起、举起物体”,如唐代元稹《高荷》中“亭亭自抬举”,形容荷花高高挺立。
引申义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演变或例句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
《抬举》这个词是一个动词,表示举高、托起或提起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肢体动作,也可以转化为抽象的意义,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评价或重视。
《抬举》这个词由左右部首组成,左边是手巾部,右边是带方。总共包含了13个笔画。
《抬举》这个词的最早出处可以追溯到《周易·乾卦·五爻》:“抬举以徽音。亨。”。这个词的繁体是「擡舉」。
在古时候,「抬举」这个词的字形和现代略有不同。其中,「抬」的上面是「才」而不是「手」,「举」的右边是一个表示手的象形字。
1. 他们抬举他为班级的领袖,给予了他重要的责任。
2. 这个电影获得了多个奖项的提名,可见评论家们对其的抬举。
1. 高抬贵手:指对人客气点,不要过分计较。
2. 抬头:指抬起头来。
3. 托举:指用手或其他工具支撑物体。
赞美、赏识、器重、推崇
轻视、忽略、贬低、鄙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