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搪瓷的意思、搪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搪瓷的解释

[enamel] 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似的成分,熔结在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作为装饰或保护层,或作为彩饰的基底

详细解释

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万全 《搪瓷茶缸》:“至今我碰到各种搪瓷茶缸,仍不免要看它们一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搪瓷,又称珐琅,是一种将玻璃质釉料熔融后附着于金属胎体表面的复合材料。其名称中的“搪”指“均匀涂抹”,“瓷”指釉层如陶瓷般的光滑质地。以下是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在金属(如铁、铜、铝)基材上涂覆一层或多层无机玻璃质釉料,经高温烧制后形成的复合材料。釉料冷却后与金属结合,表面呈现光滑、坚硬、耐腐蚀的特性,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工艺特征

  1. 釉料成分:以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金属氧化物着色剂(如钴蓝、锑黄),经研磨后制成釉浆。
  2. 烧制过程:金属胎体经酸洗、喷砂处理后施釉,在800–900℃高温下熔融,冷却后形成致密釉层。

    来源:《中国搪瓷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5章。


三、应用与分类


四、历史与词源

“搪瓷”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文献,由“唐瓷”音转而来,因唐代始有金属胎珐琅工艺。近代工业搪瓷于19世纪传入中国,上海等地设立搪瓷厂,“搪瓷”成为通用术语。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


五、常见误区辨析


六、权威拓展

中国搪瓷工业协会指出,现代搪瓷技术已拓展至建筑幕墙、医疗植入物等领域,其“金属+无机玻璃”复合结构符合绿色材料标准。

链接:中国搪瓷工业协会技术白皮书

网络扩展解释

搪瓷(又称珐琅)是一种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与无机玻璃质瓷釉结合而成。其制作过程是将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原料高温熔制成釉料,涂覆在金属表面后烧制,形成光滑坚硬的保护层。

核心特征与工艺

  1. 结构组成
    基体多为低碳钢、铸铁或铜等金属,表面覆盖瓷釉层。瓷釉主要含硅酸盐矿物,通过熔融固化与金属牢固结合。

  2. 制作工艺

    • 传统方法:先涂底釉增强密着性,再涂面釉(可多次涂覆),分阶段烧制。
    • 新工艺:一次涂搪,单次烧成即可完成。
  3. 性能优势
    兼具金属强度与玻璃耐腐蚀性,具有耐高温、耐磨、易清洁、色彩丰富等特点。

应用与历史

补充说明

搪瓷的别称“珐琅”多用于艺术品领域,而工业场景更倾向使用“搪瓷”一词。

别人正在浏览...

奥主白豪半身像徧行逼绰子不期而同不走落辰极丑事春瘴摴蒱锦爨下余厎豫挏马独学寡闻发明发煦干渴格训光炎唂咕闺合骨软斤麻孤嶂罕父欢度皇太妃回乱溷厕互助组京沈铁路剧乐开机款恻拉马克滥充沦坳轮渡旅吟馁魄内虚女曲剖诉敲榜人心不足蛇吞象入液扫雷舰社会环境魫灯剩墨双梭私邑宋画吴冶痿瘘委叛炜燿诬谗相亚熙春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