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领护的意思、领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领护的解释

(1).管理保卫。《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后汉书·西域传序》:“ 武帝 时, 西域 内属,有三十六国。 汉 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2). 魏 晋 南北朝 时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的并称。《南齐书·百官志》:“ 晋 世以来,谓领护至驍游为六军。”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黄散……领军、护军为领护。此官名之割裂而无义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领护”的汉语词典释义

“领护”为汉语复合词,由“领”(统领、管辖)与“护”(保护、守卫)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分为两类:

一、字面义:衣领的保护作用

指古代服饰中衣领对颈部的防护功能,属物理性保护。

例句:

“古制深衣,领如矩以应方,领护颈项,防风避寒。”

二、引申义:统领保护

指对人或事物的管辖与守卫,强调职责性保护,多用于官职、军事或管理场景。

  1. 官职职能

    古代官职名称,如汉代“护羌校尉”兼具统领羌族事务与边境防卫之责,属军事管辖与保护的双重职能。

    典籍例证:

    《后汉书·西羌传》:“置护羌校尉,领护西羌。”

  2. 军事守卫

    指统率军队并承担防卫任务,如“领护三军”。

    典籍例证:

    《晋书·职官志》:“中领军,掌禁兵,领护二营。”

  3. 方言用法

    部分地区方言中,“领护”表“照料、看顾”,如长辈对幼辈的监护(例:领护孩童)。

三、现代延伸用法

偶见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保留“统辖守卫”的古义,口语中已罕用。


说明:因“领护”属古汉语及特定领域词汇,现代权威词典收录有限,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及古籍用例,暂未获可公开引用的在线来源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领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管理保卫

词义:指对某区域或事务的管辖与防卫。
文献依据:

  1. 《汉书·息夫躬传》记载汉武帝派遣官员“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即负责管理三辅地区的水利与安全()。
  2. 《后汉书·西域传序》提到汉代在西域设“使者、校尉领护之”,表明对边疆地区的军政管理()。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职并称

词义:指“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的合称,属于中央禁军高级将领。
文献依据:

  1. 《南齐书·百官志》记载:“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驍游为六军”,说明两职并称源自晋代()。
  2.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指出,六朝时期存在官名简化的现象,如“领军”“护军”合称“领护”()。

补充说明

“领护”一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其含义演变体现了古代官职名称的简化现象,如钱大昕所言,这类简称可能导致语义模糊()。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边引边邮避节壁虱步态不相问闻逞纵趁走锤鑪辞不获命翠笕诞漶刀斗对合子敦辞耳满鼻满方式肥茂风闺庚辰姑恶浩言黄碘坚如盘石见异思迁凈扫精整金虬考据学老学庵老云头栎木灵感柳翣庙攻名公钜人鸣珂锵玉明堂正道婆罗门呪蒲鞭之罚篬筤蹺腾琴断朱弦亲离众叛攘头仁恤缮兵山岫适当世相思算饲养员绥纳粟米檀轮万丈高楼从地起我见犹怜小丑小旅馆锡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