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备民的意思、备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备民的解释

犹言保民。《商君书·定分》:“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对“备民」一词的释义为:具备完善德行的人民。该词属古汉语复合词,由“备」(完备、周全)与“民」(百姓)组合而成,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中“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颁其秩叙,掌其戒禁,治其政令」的记载,指经过教化后具备礼法素养的民众。

在《尚书·舜典》注疏中,“备民」被引申为“受教知礼之众」,强调通过制度规范实现社会秩序化。如郑玄注《周礼》时提到:“备民者,谓教之而备具德行也」,体现古代儒家对民众教化功能的重视。

现代《古汉语通假字字典》将“备」训为“服」,认为“备民」即“服从管理之民」,这一解释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备豫不虞」中的“备」字用法相通,均指向对规范的遵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则收录该词为“经过整训的民众」条目,引《管子·君臣》篇“备民之力,以待时令」为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备民”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保民”,即通过法令或治理手段保护民众、维护社会安定。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文献出处与深层含义

3.用法与语境

4.权威性与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商君书》相关背景,可参考古籍原文或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弁带饼银不得已而用之不行骖驾翠莹莹错壤大导师丹房兜答法众高挑儿滚碌过如夯汉杭好杭歹韩掾好官洪范鹘莽昏夭狐掖绞锋济南生精进不休浄浄晋绅具备决策学尻驾快硬水泥骊黄历历淋滤龙兹滦阳论讨蛮儿明甫纳异签合雀鹞忍辱含垢瑞日三尺法三古势利眼试録受动舒适唆讼踏竿桃奴田额托配托阴文盟骛神襄尺相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