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诃黎勒的意思、诃黎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诃黎勒的解释

见“ 訶梨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诃黎勒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传统中药材。其名称源自梵语音译“Harītakī”,意为“天主持来”,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该植物原产印度及东南亚,中国云南、广西等地有栽培,成熟果实呈黄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5-6条纵棱及皱纹。

诃黎勒在中医理论中归肺、大肠经,主要含鞣质(20%-40%)、诃子酸(chebulinic acid)、诃黎勒酸(terchebulin)等活性成分。其味苦、酸、涩,性平,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的功效,主治久泻久痢、肺虚喘咳、咽喉肿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常用剂量为3-10克煎服,煨用增强止泻作用。需注意外感表证、湿热泻痢者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其水分不得过13.0%,浸出物不得少于30.0%。该药材在藏医药体系中亦被广泛应用,称“阿如拉”,与余甘子、毛诃子并称“三果”。

参考来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2. 《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诃黎勒是传统中药名,现多称诃子(学名:Terminalia chebula),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1. 植物学特征
    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常绿乔木,果实入药。梵语名“Haritaki”,在印度、孟加拉等地称为Harad、Horitoky等。

  2. 名称来源
    “诃黎勒”为古代音译名,源自梵语“Harītakī”,现代中文多称“诃子”。


二、药用特性

  1. 性味与功效
    性味苦、温、无毒,主要功效为下气消食,兼有止咳、止呕等作用。

  2. 临床应用

    • 消食化滞:单味研末煎服,或含服(如夜含一枚,天明嚼咽)。
    • 止咳平喘:生诃子含服,或配伍槟榔汤缓解久咳。
    • 止呕:诃子皮煨制后制丸服用。
    • 小儿疾病:与大腹皮配成“二圣散”,治疗呼吸不畅。

三、文化意义

在传统仪式中,108枚诃黎勒串成项链或包裹携带,象征特定仪轨。其名称“诃黎勒”较“诃子肉”更具古典意蕴,常见于文献记载。


四、现代关联

国际通用名“Haritaki”,广泛用于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理论相通,均重视其调理气机的作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及中医药典籍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巴牋宝箓鸨姏闭淫不当不正惨淡经营曹公程酒陈言老套锄农业厝言德言容功得知洞黎二二乎乎拱鼠狗吠之警刮舌合丹河朔懽怿积次旧景泼皮举桉考盘科筭掠考撩衣列食貌执猛虎添翼默记拿不住驽顽陪克婆婆家牵彊漆妃清除勤勩穷年没世泉原鹊豆日薄肉山脯林伸恳蚀毁耍俏思慕虒台苏联太师槅王阳金危剧威杀卫子瑕文狸鰞鱡嚣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