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行。语本《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亦作“ 德容言功 ”、“ 德言工貌 ”、“ 德言工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 朱氏 女生长宦门,模样又是著名出色的,真是德容言功无不具足。”《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今番我遇见这 褚家娘子 ,又是这等的通达人情,可见地灵人杰,何地无才,更不必定向锦衣玉食中去讲那德言工貌了。”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那时候,姑姑教给你那‘德言工容’,就大有用处了。”
“德言容功”是中国古代对女性品德要求的四项标准,源自《礼记·昏义》,具体解释如下:
妇德(品德)
指女性应具备贞静顺从的品德,遵守礼教规范,保持道德操守。例如《礼记》郑玄注提到“妇德,贞顺也”,强调忠诚与柔顺的德行。
妇言(言辞)
要求女性言辞得体,善于应对且不失礼节。需“辞令也”,即说话分寸恰当,避免轻浮或冒犯他人。
妇容(仪容)
指仪容整洁端庄,举止温婉大方。《礼记》注“婉娩也”,即通过服饰、姿态体现柔美与庄重。
妇功(技能)
包括家务劳作与女红技艺,如纺织、缝纫及操持家务,体现持家能力。部分文献扩展为“治家之道”,涵盖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
历史背景与评价
该标准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规训,旨在维护父权社会秩序。现代视角下,其部分内容(如片面强调顺从)被视为性别不平等的体现,但作为文化研究对象仍具历史价值。
相关变体
部分文献中亦作“德容言功”“德言工容”,核心含义一致,仅顺序调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