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口。 宋 叶适 《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宋史·河渠志七》:“﹝ 大江 ﹞共置六渡:一曰 烈山渡 ,籍于常平司,岁有河渡钱额。”
“河渡”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字面解释
“河渡”指河流的渡口,即供人、货过河的场所。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如宋代叶适《财总论二》提到“坊场、河渡免引”,《宋史·河渠志七》记载大江设有“烈山渡”等六处渡口,并涉及“河渡钱额”的税收管理。
词义扩展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列为成语,解释为: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财总论》等古籍,或查询权威词典。
《河渡》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过河”。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河”和“渡”。
《河渡》的部首是“氵”和“辶”,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与水有关;“辶”是“辵”的简化形式,表示与走有关。
《河渡》的总笔画数为12,其中“河”的笔画数为8,“渡”的笔画数为4。
《河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它结合了“河”和“渡”两个字,形象地描述了人们通过河流渡过去的行为。
《河渡》的繁体字为「河渡」。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以《河渡》为例,古代一般采用篆书体或隶书体来书写。篆书是古代印章上用的字体,而隶书是古代官府和文人常用的一种字体。
1.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河渡过去。
2. 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船只来进行河渡。
与《河渡》相关的组词有:
1. 河流
2. 渡口
3. 渡船
4. 河边
与《河渡》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江过
2. 水渡
3. 溪穿
4. 水涉
与《河渡》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河止
2. 河畔
3. 河源
4. 河岸
暗劣拜倒辕门白下鄙妒冰溜弼针避坐草民柴油程序设计畜妻养子代官打金枝迭宿端兆独秀发髻翻花纷猋风毛怪艳佹诗骇眙昊天不吊横野甲榜假节侯将归操家蚊极大静安寺镌降崃嵦磊荦离草凛如楼棚鹿辂泥蟠女歌手讴功颂德青葱去天尺五容貌肉卷软组织神断声响耍烟九树书思义松变提名道姓图墓外秧儿蓊濛蜗名蝇利下陈绡头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