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渡的意思、河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渡的解釋

渡口。 宋 葉適 《財總論二》:“坊場、河渡免引,茶場、水磨之額,止以給吏祿而已。”《宋史·河渠志七》:“﹝ 大江 ﹞共置六渡:一曰 烈山渡 ,籍于常平司,歲有河渡錢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渡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名詞,由“河”與“渡”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河流上供人、物橫渡的場所或設施,即渡口。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釋義、用法及來源:

一、基本釋義

  1. 渡口

    指河流沿岸設立的固定地點,供船隻停靠以載運人員、貨物過河。此義項強調其作為交通節點的功能,如《漢語大詞典》釋義:“過河的地方”。

    例:古時商旅常于河渡等候擺渡船。

  2. 渡河行為(古義)

    部分古籍中“河渡”可作動詞短語,意為“渡過河流”,但現代漢語中此用法已罕見,多由“渡河”替代。

    例:《水浒傳》有“連夜河渡”之記載。

二、構詞與語義演變

三、文化與社會功能

河渡在古代交通中具戰略意義,是連接兩岸經濟、軍事的關鍵樞紐。如《水經注》記載黃河重要渡口“孟津”為兵家必争之地。現代雖橋梁普及,但部分偏遠地區仍依賴傳統河渡維持交通。

四、相關詞彙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6.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顧野王. 《玉篇》(宋本). 中國書店, 1983.
  5. 郦道元. 《水經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6. 辭源修訂組.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河渡”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基本含義:渡口

  1. 字面解釋
    “河渡”指河流的渡口,即供人、貨過河的場所。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次出現,如宋代葉適《財總論二》提到“坊場、河渡免引”,《宋史·河渠志七》記載大江設有“烈山渡”等六處渡口,并涉及“河渡錢額”的稅收管理。

  2. 詞義擴展

    • “河”泛指天然或人工水道,如江河、運河,也特指黃河或銀河系。
    • “渡”既指過河行為,也指渡口(多用于地名),如“茅津渡”。

二、引申含義:克服困難(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列為成語,解釋為:

三、其他用法

總結建議

  1. 在曆史或文獻語境中,“河渡”通常指渡口,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2. 作為成語的比喻義使用較少,需注意語境權威性。
  3. 地名用法具有地域局限性,需核實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財總論》等古籍,或查詢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暴灼八維便桶辨章狴圄玻房采綴倉皇側媚孱顔程隸赤口燒城酬魏顆吹弄促掐底角嫡妾東道主恫吓斷蓬對抗性矛盾多口相聲堵心伐國方脈飛天紒槐膏桓宮瘠憊嗟味靜慧激清九運軍艦糠糟冷嗦嗦忙手忙腳馬首妙識墨車涊淟逆兵俳諧撲握牽蔓啟殡竊鈎竊國窮北射垛身口沈水石畲水域樹熟兒跳蹋鐵撥屯變外剛内柔香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