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负才任气 ”。
负才使气(fù cái shǐ qì)指自恃有才华而意气用事,多含贬义,形容人因才华出众而任性傲慢、意气用事的态度。以下从释义、出处、用法及示例分述:
核心含义
“负才”即依仗才华,“使气”指放任情绪、意气用事。整体强调因才华出众而表现出傲慢、固执或情绪化的行为,常因不愿屈就他人导致人际冲突。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卷,第1283页。
情感色彩
属贬义成语,多用于批评恃才傲物、缺乏谦逊的态度。如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评:“文人负才使气,多招嫌忌。”
来源:《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421页。
此成语典出《北史·王昕传》:
“昕少负才使气,无所屈下。”
描述北朝文人王昕年少时因才华横溢而桀骜不驯,不轻易向人低头。
来源:《二十四史全译·北史》(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卷二十四。
古典用例
来源:《宋学士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卷七。
现代语境
多用于批评职场或学术环境中恃才傲物、不善合作的行为。例如:
“他虽能力出众,但负才使气,团队协作屡生矛盾。”
前者侧重“意气用事”,强调情绪化行为;后者侧重“轻视他人”,突出傲慢态度。二者常互文使用,如《颜氏家训》称:“恃才傲物,负才使气,皆取祸之道。”
来源:《古代汉语成语词典》(中华书局,2019年),第356页。
“负才使气”深刻揭示才华与心性平衡的重要性,警醒世人以谦和驭才,避免因才生骄。其千年沿用印证了中华文化对“德才兼备”的推崇。
“负才使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指人依仗自己的才华或才能,放任个人意气,表现出任性、傲慢的态度。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人在为人处世中因自恃才学而态度不羁。
出自《北史·薛憕传》。薛憕出身寒门,虽有才华却因世族制度未被重用,常感叹“岂能五十年戴帻(头巾),死一校尉”,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愤懑。他因不满现实而“负才使气”,拒绝趋附权贵之门。
“他虽才华横溢,却因负才使气,屡屡与同事冲突。”(现代引申用法)
古籍记载:“常郁郁不得志……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
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寒门才子对门阀制度的反抗心理,也警示才华需与谦逊并重,避免因骄纵影响人际与仕途。
宝镪膘肥别开生面鱍剌不分玉石裁缺残花败柳承欢尘区辰巳此段答山敌方东首而外梵神繙译官工笃宫属海岱滑水艰虞衿带径路刀捐书开班坤极略则连楹廲廔淩暴陵嶒领先溜干二净乱蓬蓬蛮酒脑炎牛录额真女权切言擎天一柱禽殄鹊驭睿博赛诗会寿康帅伏素净羧基泰和頽气违患违约文曲嫌长道短弦吹享事咸京笑抃小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