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地名。即 合赙 。《战国策·韩策一》:“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伯膊 、 邓师 、 宛冯 、 龙渊 、 太阿 ,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鴈,当敌即斩坚。”参见“ 合賻 ”。
“合伯膊”一词存在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根据《战国策·韩策一》记载,“合伯膊”是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兵器铸造地之一,与冥山、棠溪等地齐名。其特点为: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两人肩并肩、亲密合作”的成语,包含:
两种释义差异较大,建议优先采用古地名解释。若在文学创作中遇到成语用法,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其合理性。对历史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战国策》原文(见)。
合伯膊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四川和重庆地区使用,意思是“搂抱”或“相互拥抱”的意思。在这些地方,人们常常用这个词来表达亲密和友好的感情。
合伯膊的字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合(口字旁,5画)、伯(人字旁,9画)和膊(月字旁,10画)。
这个词来源于四川方言中的口头交流,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具体来源已经无法考证。合伯膊作为一个常用的方言词汇,逐渐流传并被广泛使用。
合伯膊的繁体字为「合伯膊」,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合、伯、膊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与现代使用的字形相比,具体的变化已经难以追溯。
1. 他们见面时,相互合伯膊,表示友好和亲近。
2. 在这个地区,合伯膊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
合家欢、合力、合资、伯仲、伯乐、膊肘
拥抱、搂抱、紧抱
疏离、疏远、疏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