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杖的意思、画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杖的解释

(1).饰有纹彩的球杖。 唐 蔡孚 《打毬篇》:“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 吕艺 《唐代的马毬戏》:“毬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用来击毬,形状有点像今天的冰球杆儿,往往还要雕上精美的纹彩,诗文中常用‘月杖’、‘画杖’等词汇来形容。”

(2).画油画时用以镇腕之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画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马球运动器具

指宋代宫廷马球(击鞠)所用的球杖。其形制为木质长杆,顶端呈弯月形,表面常施以彩绘装饰,故称“画杖”。该器具专用于击打皮质软球,是唐宋时期贵族运动的重要器械。此义项见于《宋史·礼志》记载:“打毬,本军中戏……竖木东西为毬门……分其众为两队,各乘所习马,持鞠杖(即画杖)。”

二、传统戏曲道具

在古典戏曲(如元杂剧)中,“画杖”特指一种象征帝王仪仗的彩绘木杖。例如《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中,包拯持画杖作为执法权力的象征:“(张千云)老爷,你这般画杖,敢是打强盗的?(正末唱)这画杖轻挥,怎肯容情。”此处通过道具强化角色权威性,反映古代司法符号的舞台化表达。

补充说明

该词属历史专名,现代汉语已罕用。其核心特征均围绕“彩绘装饰的长杆”展开,兼具实用功能(运动器械)与象征意义(礼器道具)。需注意与佛教法器“锡杖”(亦称“声杖”“鸣杖”)区别,后者为僧侣摇振发声的金属环杖,无彩绘工艺。

参考资料:

  1. 《宋史·礼志二十四》,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元曲选·包待制陈州粜米》,臧晋叔编,文学古籍刊行社
  3.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画杖”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饰有纹彩的球杖
    指古代马毬(马球)运动中使用的球杖,其表面雕刻精美纹饰,常用于诗词典故。例如唐代蔡孚《打毬篇》中提到的“初月飞来画杖头”,即形容球杖的华美装饰。这种球杖形状类似今天的冰球杆,顶端呈偃月形,称为“月杖”或“画杖”。

  2. 绘画时镇腕的工具
    在油画创作中,画杖是一种辅助工具,用于支撑手腕以保持作画时的稳定性,尤其在处理细节时使用。


二、其他说法(需谨慎参考)

有部分资料提到“画杖”可比喻“无真才实学却故作姿态”,但此说法权威性较低,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第一种解释为主。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典》或唐代相关诗文(如蔡孚《打毬篇》)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箭残晖长安棋局馋涎欲滴串亲访友黛惨单诚大嚣缔结递驮冬灌笃亲肺动脉伏藏公宾贯习规固鬼幽还退黑锅简当健节禁陛极情旧石器时代记叙文军市狂恠浪船老泉廉公袴理职露板懑乱木牌难免剽分皮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七历青生色秋柏鳅蛑起攒忍隽不禁柔驯弱甲生还识本势藉誓死不屈守财奴舒新城诉理贪生畏死条辨推刃退一步兔子微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