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两岸。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浮水暗舟艫,合岸喧徒侣。” 唐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诗:“合岸昏初夕,迴塘暗不流。”
“合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合岸”读作hé àn,意为两岸,指河流或水域两侧的陆地。例如在古诗中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对称或整体性。
文学场景中的运用
该词多见于古典诗文,如南朝梁诗人何逊的《初发新林》中“浮水暗舟艫,合岸喧徒侣”,形容两岸人声与船只交错的景象;唐代陈子昂的《宿襄河驿浦》则用“合岸昏初夕,迴塘暗不流”描绘暮色下两岸的静谧。
构词与近义词
“合岸”由“合”(聚合)与“岸”(水边陆地)组成,近义词可参考“两岸”,但更强调两岸的整体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古籍研究。如需更丰富的例句或组词示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诗集(如、2、4)。
合岸这个词源于汉语,意为两个岸边合在一起的地方。
合岸的拆分部首是合字的冬字旁和岸字的山字旁。合字的冬字旁表示互相靠拢,岸字的山字旁表示水流在两边被束缚的地方。
合岸的笔画数是13画。合字部分包含7画,岸字部分包含6画。
合岸一词最早见于《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以为方策,使合岸不成,则有天下。”意思是说如果两岸不能合在一起,就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合岸的繁体字为合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合岸的合字部分并不是现代形式的冬字旁,而是由阝和吅组成。岸字部分与现代相同。
1. 这座桥把两个岛屿的合岸连接在一起。
2. 河的合岸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城堡。
合岸的相关词汇有:滨岸、屏岸、岸边。
合岸的近义词有:遣岸、联岸、共岸。
合岸的反义词是独岸,表示两个岸边没有连接在一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