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 as regent] 代理君位
代理君位。《左传·隐公元年》:“公摄位而欲求好於 邾 ,故为 蔑 之盟。”《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若王有故不预,则摄位。”《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 。”
"摄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暂时代理或代替行使某一职位(尤其是君主或尊长之位)的职权。根据权威汉语词典释义及典籍用例,其详细解释如下:
暂代君位或尊位
指在君主年幼、缺席或无法理政时,由他人(如权臣、宗室、太后等)暂时代理朝政。
例:《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因成王年幼而“摄行政当国”,即代行天子之职。
宗法制度下的代理主祭
古代宗族祭祀时,若嫡长子因故不能主祭,则由他人暂代其位,称为“摄位”。
例:《礼记·曾子问》有“摄位不祭”的礼仪规范,强调代理者不可行正式祭礼。
《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433页)
摄位:代行职位。特指代理君主之位。
引用典籍:
- 《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幼少,不能统理政事,请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
- 《新唐书·则天皇后纪》:“高宗崩,太子显即位,太后临朝称制,废帝为庐陵王,自摄位。”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摄位:代居其位。古多指代行君主职权。
例证:
《尚书·大诰》“周公相成王”孔颖达疏:“成王幼弱,周公摄位,代其治国。”
词汇 | 含义 | 与“摄位”区别 |
---|---|---|
篡位 | 非法夺取君位 | 强调非法性,摄位具临时合法性 |
嗣位 | 依法继承君位 | 摄位非继承,仅为代理 |
监国 | 太子或重臣代理国政 | 职权范围小于摄位 |
《资治通鉴·唐纪》
“中宗崩,韦后摄位,谋效武氏故事。”
(指韦皇后在中宗去世后代行皇权)
《宋史·礼志》
“太子有疾,命亲王摄位行礼。”
(太子因病无法主祭,由亲王暂代其位)
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及历史典籍,核心强调“代理职权”的临时性与礼法合法性,多见于描述古代政治与宗法制度中的权力行使。
“摄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代理君主的职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文献原文,可参考《左传》《旧唐书》等典籍。
白艾柏屏笔误作牛补天济世赤白痢春雷楚之平祠容玷捶典护东馆兑付腭音富平津丐留甘醴狗屁馆阁气顾头不顾尾鹤瘗铭货样斛舟江泉锦心綉腹谨脩津涯久将基阯龙言凤语蝼顶金鸾骞鹤舞沦佚露雨媒媾孊密捏故逆胪搴旗浅语侵车鹊相三车客沈识识度仕女图收掇戍夫夙契停板屯苦挽路晚飔问龟文文墨墨窝赃伍壮象床咸擢宵旰校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