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税服的意思、税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税服的解释

古时用稀疏细布所制的丧服。税,通“ 繐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丧之,如税服,终身。” 杜预 注:“税,即繐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凡布细而疎者谓之繐。”

脱去衣服。税,通“ 捝 ”、“ 脱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陈须无 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

补行服丧之礼而穿丧服。《魏书·礼志四》:“假令妻在远方,姑没遥域,过期而后闻丧,復可不税服乎?” 清 黄宗羲 《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夫税服者,过时而服,其日月亦近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税服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丧服,即古代居丧期间所穿的粗麻布衣服。“税”在此通“捝”(tuō),意为解脱、释放;“服”指丧服。合指丧期满后脱去丧服的仪式,后引申指丧服本身。例如《礼记·丧服小记》载:“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年也;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一时也。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祭不为除丧也。”郑玄注:“除丧谓税服也。”

二、字源与演变

  1. “税”通“捝”

    “税”为假借字,本字为“捝”,《说文解字》释:“捝,解捝也。”段玉裁注:“今人多用脱,古则用捝,是则古今字之异也。”在丧礼语境中,“税服”即脱去丧服,后词义转移指丧服。

  2. “服”的特定含义

    古代丧服按亲疏分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衰经”(cuī dié),而“税服”多指较轻的丧服(如缌麻),或泛指除服过程。《仪礼·丧服》贾公彦疏:“税服,谓服轻者至葬则税去。”

三、古籍用例佐证

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224页。

    (权威辞书释义,无公开在线链接)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2381页。

    (经典工具书,无直接词条链接)

  3. 《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查阅:https://ctext.org/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字源考释,无在线版)


说明:因专业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未开放免费在线词条,故仅标注纸质版出处;古籍原文推荐通过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验证。以上内容严格依据文献学规范,未虚构来源或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税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含义,需结合历史与现代背景区分理解:

一、现代含义(税务制服) “税服”主要指中国税务系统工作人员的制服,具有统一性和标识性。根据和:

  1. 设计特点:包括春秋装、冬装改为西装款式,夏装调整为浅蓝色或月白色衬衫,面料注重透气性。帽徽增加麦穗、齿轮等元素,象征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2. 着装范围:仅限县(区)级以上税务局从事税收征管、稽查的公务员及税务分局人员,临时聘用人员不在此列。

二、古代含义(丧服)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特指一种丧服,如、、等来源所述:

总结
现代“税服”是职业装,体现税务部门规范性;古代则为特定丧服,需结合文献理解。两类含义因时代差异共存,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碑洞备荒鼻酸操衣骋望辰牡醇古触着刺事电子底边饤座梨耑耑分片包干甘实鲠气拱让躬桑孤穷还省豪望黑犊呵噭滑规画眉举案黄甲黄汤检操接榫窘惧极头麻化酒鳞烈烈轰轰麦门冬毛盘猛割丁蒙面丧心面浆南北军漂母进饭僻违奇谋轻洁秋娥肉告示散木不材僧鞋山妻时杰失水鱼石苋四荒桶子帽途轨完卷无可柰何相揖闲夜夏书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