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宋 范成大 《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鸞翥,龙蟠虎遶。”参见“ 龙盘虎踞 ”。
“龙蟠虎遶”(拼音:lóng pán hǔ rào)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如同龙盘绕、虎环绕一般,带有威严磅礴的气势。其意义与“龙盘虎踞”相近,均用于描述地形或位置的战略重要性。
出处与典故
源自宋代范成大的《水龙吟·寿留寺》:“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遶。”此处以“龙蟠虎遶”比喻寿留寺所在之地的壮丽地势。
结构与用法
注意点
部分文献中“遶”的注音存在差异(如rào或rǎo),但现代通用读音为“rào”。此外,该词较少用于抽象比喻(如经济形势),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诗词集进一步查阅。
龙蟠虎遶(lóng pán hǔ zǒu)是一个成语,具有描绘动物的特点,形象生动。下面是我给您整理的一些相关信息:
龙蟠虎遶指龙盘旋,虎围绕,比喻令人钦佩的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龙:部首为龙,笔画数为五; 蟠:部首为虫,笔画数为15; 虎:部首为虍,笔画数为8; 遶:部首为辵,笔画数为14。
《龙蟠虎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刘克庄的《玉海》一书中。在该书的一篇名为《靖康遗事》的章节中,有句描述如下: "【李时中罗金璧】商山之中,宛环秦土,龙蟠虎遶。" 后来后世广为使用,成为一个描述英雄归来的词语。
繁体字写作「龍蟠虎遶」。
在古代写法中,「蟠」的上半部分写作「半」,「遶」的上半部分写作「堯」。即为「龍半虎堯」。
1. 众英雄齐聚一堂,龙蟠虎遶,气势恢弘壮观。
2. 这座城市在艺术领域拥有许多出色的才华,真可谓龙蟠虎遶。
3. 这场比赛聚集了各个领域的精英,真是龙蟠虎遶。
龙蟠虎跃、群龙无首、英雄辈出。
人才济济、英豪辈出、英勇豪杰。
人才稀缺、无人问津、无能之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