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隄堰的意思、隄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隄堰的解释

堤坝。《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咸平府 清河 、 滱河 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 蒙古 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隄堰”是“堤堰”的异体写法,两者含义相同,均指用于挡水或调节水位的土木工程设施。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隄堰”由“隄”(同“堤”)和“堰”组成:

    • 隄(堤):沿河、湖、海修建的防水构筑物,多用土石筑成,如河堤、海堤。
    • 堰:较低矮的挡水建筑,用于抬高上游水位,便于灌溉、航运或蓄水。
  2. 功能与用途
    隄堰主要用于:

    • 防洪:阻挡洪水侵袭周边区域(如《南史》记载的襄阳堤堰);
    • 灌溉与蓄水:通过抬高水位实现农田灌溉(如元代咸平府修隄堰的案例);
    • 稳定河道:防止水流冲刷破坏原有河道(见《旧五代史》洛河堤堰记载)。
  3. 历史文献用例

    • 《续资治通鉴》提到元代咸平府因河流改道导致隄堰损毁,需军民合力修复;
    • 现代作家沙汀在《替身》中描写了堤堰泄水如瀑布的场景,体现其实际应用。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水利工程或相关术语,可查阅《中国水利史》等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隄堰》这个词是指古代用来拦截河水或水流的水坝或堤防。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隹表示难、队,右边的土表示土地、地面。总共有11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隶书《广韵》记载的是用隹旁加上土旁的形状来表示。 《隄堰》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明显差异。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随着演变和发展,汉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关于《隄堰》这个词,在古代用篆体或隶书写法时,隶书《广韵》中的记载表明,它是用隹旁和土旁的形状来表示,形状相对简单。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隄堰》这个词: 1. 修筑隄堰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 组词中可以使用《隄堰》一词,比如隄堰工程、隄堰水利等。 相似意义上的词还有堤坝、堤岸,作为堵住河水或水流的建筑物,它们与《隄堰》概念上比较接近。 反义词则可能是河流或水流等,因为它们与《隄堰》相对立,代表着水流通畅的状态。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