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 Shu(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主要记载西汉王朝的历史。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释义进行权威解读:
“汉”
指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源自刘邦受封“汉王”的称号,后成为朝代名。《说文解字》释“汉”为“水名”,引申为朝代称谓(《汉语大词典》)。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书”
古代指历史文献或官方记载。《说文解字》注:“书,箸也”,即记录、著述之意。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汉书》全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共100卷,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载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史事。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
定义为:“东汉班固撰写的纪传体西汉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
强调其首创断代史体例,十志(如《地理志》《食货志》)开创后世正史典章制度记载范式。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著录善本。
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自述宗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体现儒学正统史观。其语言风格严谨典重,成为后世古文典范。
来源:班固《汉书·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史学著作及原始文献,内容符合学术规范。引用来源均为公开发行的权威出版物或国家级文献平台,未提供链接以确保信息真实性。
《汉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位列“二十四史”之一。它记载了西汉王朝(含新朝)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全书共120卷,分为四部分:
如需查阅完整内容,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历史研究文献。
安于盘石傲悖慠慢阿毗昙柏梁篇棓击彬比势抗薄晚参考资料抄札承包尘听床垠出乖露丑亶时刀机凋瘵耳提面训返虚入浑風戽高技术皋牢耕战勾差勾取汉口化枭为鸠恚责获麟堆狡捷接竈迳隧进狩进退可否眷眄巨识扩编厘革麻酱美声唱法鸣悲内书嫩手破拨普尔钱巧发奇中且兰秋深羣有人称代词散州颯灑十二万分私淑宿水餐风童颜鹤发土蕃土妓侠牀香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