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直隶州而言。 元 代地方区划有路、府、州、县四等,一般以路领州、领县。州之不隶属于路而直接隶属于中书省者,称直隶州;由路所统属者,称散州。 明 清 时以府所统属的州为散州。
“散州”是中国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与“直隶州”相对,具体含义及特点如下:
散州是地方二级或三级行政单位,需通过上级机构(如路、府)间接隶属中央,而直隶州则直接由中书省或省管辖。
以清代山东为例,散州包括莒州、德州、濮州等9个,其中胶州清末升为直隶州。民国时期,所有散州均改为县。
类别 | 隶属关系 | 行政级别 | 辖县权 |
---|---|---|---|
散州 | 隶属于路/府 | 低于府 | 元明可辖县,清代无 |
直隶州 | 直属中书省/省 | 与府同级 | 可辖县 |
散州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中的重要概念,其地位和职能随朝代更迭而变化,核心特点是需通过上级机构间接隶属中央,与直隶州形成互补的地方治理体系。
散州(sǎn zhōu)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散」和「州」两个字组成。
「散」字的部首是「攵」,共有10画;「州」字的部首是「巛」,共有7画。
「散州」一词来源于《唐书·地理志》。在古代,「散州」又称为「散邑」,用来指代地理上的一个行政区域。
「散州」的繁体字为「散州」。
古代的「散州」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元代的写法为「散州」,南京皇朝典籍之一《永乐大典》中写作「散州」。这些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正式的古代写法可能有所不同。
1. 游客们来到散州一带,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2. 散州位于江南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散漫、散步、散发、州县、渔州
地方、地域、区域、行政区
集中、中央、中枢、核心
贬没碧树不霁不见采气才子书曹娥碑崇表出具黨堅勢盛道德义务底法东完西缺犊车都辇蛾眉螓首扼塞蜚声風雨飄零拂逆夫室岗地梗秽寒歌寒气刺骨好物横汾宴横眉竪眼黄梅教材教管精彩逼人谨听钧容了脱没本营生蹑屩檐簦盘委品人迫趣樯竿欠勤泉石上网神话十失説中私庙饲养员松泛田入贴写童首枉尺直寻微孽猥人乡邦饷幕枭卢携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