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方术及释道诸书。《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魏略》:“﹝ 扈累 ﹞昼日潜思,夜则仰视星宿,吟咏内书。”《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魏略》:“﹝ 石德林 ﹞初不治产业,不畜妻孥,常读《老子》五千文及诸内书,昼夜吟咏。”《太平广记》卷二○二引《谈薮·陶弘景》:“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书兼之,乃当小出耳。’”
(2).皇宫府库中的图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褚无量传》云: 无量 以藏库内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宏经籍之道。”按,《旧唐书·褚无量传》作“内库旧书”。
“内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具体解释如下:
含义:指与道教、佛教及方术(如占卜、星象等)相关的书籍。
引证:
含义:特指古代皇室藏书或官方典籍。
引证: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旧唐书》等原始史料,或查阅权威词典(如、6来源)。
《内书》是指在书籍、文章或者文件的内部写上一些注释或者批注的行为,以便阅读和参考。
《内书》的部首是“冖”,共2画。
《内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车书》中,引申为在书籍内部增加注解和批阅。
《内书》的繁体字为「內書」。
在古代,人们使用毛笔和墨汁书写汉字。汉字的造型和结构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内书》这一词的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我喜欢在读书的时候进行《内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内外、内心、学习、书籍
批注、注解、注释、笔记
纯净、清爽、未加任何注释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