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慢,轻慢。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匆匆不能面辞 曹公 ,深知慠慢。”
慠慢(ào màn)是汉语中一个形容态度或性格的词汇,现多写作“傲慢”,指轻视他人、自高自大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以下从字形、释义、用法及文化内涵分述:
心理状态
指内心对他人或事物持轻视、不敬的态度,常伴随自以为是的情感。
例: “慠慢之心,不可长也。”(《朱子语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行为表现
外化为举止无礼、言语轻蔑,如怠慢他人或拒绝谦逊待人。
例: “位高而慠慢者,虽贵必危。”(《韩诗外传》)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慠(ào)
从“心”(忄),表示与心理相关;《说文解字》释为“倨也”,即倨傲不屈。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慢(màn)
本义为怠惰,引申为轻忽、不恭敬。《礼记·大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之解,暗含怠慢之意。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
儒家思想视“慠慢”为修身大忌。《论语·子路》强调“居处恭,执事敬”,反对骄矜自满;佛教亦将“慢”列为根本烦恼之一,主张以谦卑对治。
来源: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骄傲”可含褒义(如民族自豪),而“慠慢”纯属贬义,强调对他人的不尊重。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4年。
“慠慢”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用较少,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需注意与“慆慢”(tāo màn)的区别: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交流中建议优先使用“傲慢”等常用词汇。若需引用古籍或研究文言文,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情感色彩(如贬义或自谦)。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辞书。
霸僚抱哺冰山並用嬖孽不揪不採长贤察只诚悃愁恼醇听慈宥打旋磨点叶东庑恩敬瓜牛庐关心桂椒国字鼓腾腾寒荆褐香槐堂见地郊区节传尽欢击切畸余刻蜡空衔奎阁朗然联带两世为人流目率更毛炮年分努臂女织男耕鸥鸦盼想千斤情窦初开庆育然除晒客慑怖梭伦改革逃嫁韬旒同意语猥谈无干浄洿泞霞际霄元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