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芷之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良好的环境,强调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或身处雅致氛围中会受到积极影响。以下是详细解释:
源自《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这句话意为:与德行高尚的人交往,如同进入充满兰芷香气的房间,时间久了虽察觉不到香气,实则已与之同化。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环境熏陶和人际交往的思想,强调“潜移默化”的教育观。古人常以此倡导择友而交、择善而处的生活智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或扩展案例,可参考《大戴礼记》原文及相关注释。
《兰芷之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文人雅士的书房或居所。它是用来形容一个读书人的私人书房,通常是一个安静、整洁且有益于学习的地方。
《兰芷之室》的拆分部首是“⺧”(花部)和“木”(木部),它的总笔画数是9。
《兰芷之室》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红楼梦》第七回:“只见宝玉依约进入了秦钟家。正是两深匣黑漆书茎,门楣上悬着一副对联道:‘兰芷相映玲珑宇,琉璃门户翡翠沟。’”
此后,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引用并引申为以书房为主题的文化故事。
在繁体中,这个成语写作《蘭芷之室》。
在古代,兰芷之室可以写作「蘭芷之室」或「蘭薻之室」。其中,“薻”是古代的一种香草,与蕙兰、兰草等有关。
他每天走进兰芷之室,静静地与书籍为伍。
在他的兰芷之室里,书香气息弥漫。
组词:书房、学习室、藏书楼、读书阁。
近义词:文房四宝。
反义词:世俗之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