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案典的意思、案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案典的解释

*********门的官吏。《全唐诗》卷八七八载《两京童谣》:“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案典”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主要指向古代官府中的文书档案或相关职官。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官府文书档案

    “案典”指官府存放的文书、档案、卷宗。其中“案”指案卷、文书,“典”指典籍、档案,合称即官府保存的重要文件记录。《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官府中的文书档案”。

  2. 掌管文书的小吏

    唐宋时期,“案典”亦指负责管理文书档案的低级官吏。如《宋史·职官志》记载地方官府设有“案典”一职,职责为“掌文书簿籍”。


二、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唐代司法术语

    在《唐律疏议》中,“案典”特指案件审理的原始卷宗。例如:“凡断狱,皆须依案典成文,不得臆决”(判决案件必须依据案卷记录,不可主观臆断)。

  2. 宋代职官制度

    宋代州、县衙门设“案典”职位,隶属幕职官,负责誊抄、保管公文。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其职责包括“收贮刑狱案牍,稽考簿书”。


三、语义延伸

“案典”在部分文献中引申为可依据的规范或先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到:“后世修史,当以旧案典为宗”,强调历史编纂需参考原始档案。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脱脱等. 《宋史·职官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卷二十九. 法律出版社, 1999.
  4.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 中华书局, 2004.
  5.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史注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案典”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各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司法官吏
    指古代司法部门的官员或书吏,常见于唐代文献。例如《全唐诗》所载《两京童谣》:“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此处“案典”即指掌管案件的官吏。

  2. 法律典籍
    原指古代法律文书或判决依据的典籍,如《周礼·地官司徒氏》中提到的司徒家族家传法典,后泛指权威法律文献。

二、语义演变

三、示例与补充

四、注意区分

部分网页提到“案典”用于描述雕刻图案(如“图案典雅”),实为“案”与“典”的误用组合,与司法含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北京人敝撤靫袋尺方垂称大匠运斤搭链,搭链儿丹货电钥定科抵宿短款锻练高升公啓瑰怪鬼烂神焦归天归涂顾玩虾蟆衣悔痛将校机警今蝉蜕壳酒城九酝法可必课笃客厅苦思瞭见礼愿陆沉罗罗偶年启轮青巾校尉秋分溶解弱弄生众食寡神清气茂市俗守捍耍熊竖沟説不上嘴随喜蕵芜讨价天开地辟头箍唾壶忘其所以瓦樽委昵五色瓜响音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