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的意思、拉卜楞寺的详细解释
拉卜楞寺的解释
在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边。建于1710年。占地面积1300亩。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寺院之一。有五座学院、七大佛殿和佛宫,规模宏大。全寺佛像达二万四千多尊。舍利宝塔殿有一世至六世嘉木样(活
6*佛)灵塔,全用金银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语分解
- 拉的解释 拉 ā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用车载运:拉货。 使延长:拉延。拉伸。 排泄粪便:拉屎。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摧折:摧枯拉朽。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抚养子女:拉扯。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推 拉 á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闲谈:拉话。拉家常。 推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
- 寺的解释 寺 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刵 )。 伊6*斯6*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笔画数:; 部首:寸;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拉卜楞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拉卜楞寺的释义可综合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解释:
一、名称来源与含义
- 藏语全称:“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吉祥寺)。
- “拉卜楞”词义:为藏语“拉章”(བླ་བྲང་)的变音,意为“活佛的府邸”或“佛宫所在之地”,体现其作为宗教领袖驻锡地的核心地位。
二、历史与宗教地位
- 建立背景: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于1709年(清康熙年间)创建,历经多代扩建,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
- 宗教影响:历史上管辖108座属寺,教权覆盖甘、青、川、蒙古等地,被誉为“安多藏区宗教文化中心”及“第二西藏”。
三、建筑与文化特色
- 建筑规模:占地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拥有6大经堂、48座佛殿及万余间僧舍,建筑融合藏汉风格,屋顶装饰鎏金法轮、宝瓶等。
- 文化象征:以“山水相依”布局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廊(3.5公里,2000余转经筒)。
四、教育与学术地位
- 教学体系:设六大学院(闻思、医药、时轮等),保留全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 文物收藏:藏有万余件佛教艺术品、经卷及历代活佛遗物,如金敕、玉如意等。
五、其他重要信息
- 保护与荣誉: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入选“神奇西北100景”。
- 现代功能:1980年开放旅游,兼具宗教活动、文化传承与旅游观光功能。
总结来看,“拉卜楞寺”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承载了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学术传统和建筑艺术,是藏族文化的综合象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拉卜楞寺》的意思
《拉卜楞寺》是指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庙之一。该寺以藏语“拉卜楞”命名,意为“单眼”或“赤目”,寓意为观音菩萨佛像的特征之一。由于其重要性和地位,也常用来代指整个寺院。
《拉卜楞寺》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中文字典,我们可以将《拉卜楞寺》分解为以下部首和笔画:
拉:手部 8画
卜:卜字底 2画
楞:木部 13画
寺:寸部 9画
总计:32画
《拉卜楞寺》的来源和繁体字
《拉卜楞寺》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藏拉萨地区的藏族语言。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拉脯論寺」。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汉字中对《拉卜楞寺》的写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古代写法为「拉布楞寺」。
《拉卜楞寺》的例句
1. 我们在西藏旅行期间参观了著名的拉卜楞寺。
2. 这个寺庙的全名是拉卜楞寺,但当地人更习惯简称为拉寺。
组词
1. 拉萨(指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
2. 卜算子(指古代行卜卦的人)
3. 楞严法门(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
近义词
西藏寺庙、拉萨庙宇
反义词
道教寺庙、*********教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