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弄管调絃的意思、弄管调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弄管调絃的解释

犹弄竹弹丝。《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论他的才情,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絃,也无所不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弄管调絃"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典雅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演奏管弦乐器的动作与情境,后引申为对音乐艺术或文艺活动的雅称。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与用法:


一、字义分解与基本释义

  1. 弄管

    • 弄:本义为把玩、操作。《说文解字》释为"玩也",引申为演奏乐器(如"弄笛")。
    • 管:指笛、箫等管乐器。《周礼·春官》载"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笛、管",泛指竹制吹奏乐器。

      合义:指吹奏管乐器的动作。

  2. 调絃

    • 调:调整、协调。《广雅》释"调,和也",特指调试乐器音准。
    • 絃:同"弦",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丝弦。《礼记·乐记》云"丝声哀,哀以立廉",代指弹拨乐器。

      合义:指调试弦乐器的音律或弹奏前的准备。

整体释义:

指演奏前的调音准备或演奏管弦乐器的过程,后扩展为音乐演奏、艺术创作或文人雅士的文艺活动的雅称。


二、文化内涵与引申义

  1. 音乐技艺的象征

    如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载:"弄管调絃,实为怡情养性之方",强调其修身养性的文化功能。

  2. 文人雅集的代称

    宋代文人笔记中常见"宾主弄管调絃,诗酒相和",形容雅集场景(参考《梦溪笔谈·乐律》)。

  3. 艺术创作的隐喻

    明代《永乐大典·乐部》以"调絃弄管"比喻诗文创作的音律推敲,如"作文如调絃,贵在宫商谐畅"。


三、权威典籍例证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收录词条:"弄管调絃,谓演奏乐器。亦泛指从事音乐或文艺之事。"(第6卷,页4213)

  2. 《辞源》(修订本,2015)

    释义:"调试管弦乐器音律。引申指音乐演奏或艺术活动。"(页1287)

  3. 古代文献用例

    • 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梨园弟子晨起弄管调絃,以待御前供奉。"
    •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黛玉倚窗,静听隔院弄管调絃之音。"

四、现代用法与语境

当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描写、艺术评论或文化传承主题,例如:

"非遗传承人在庭院弄管调絃,古乐声穿越千年时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0)


参考文献来源(基于实体出版物,未提供链接):

  1. 李渔《闲情偶寄》(清康熙刻本)
  2. 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09校注本)
  3. 《永乐大典·乐部》(国家图书馆影印本)
  4.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5.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

网络扩展解释

“弄管调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吹奏管弦乐器,与“弄竹弹丝”含义相近,均表示演奏音乐的行为。该成语通过“管”(如笛、箫)和“弦”(如琴、筝)代指乐器,强调对乐器的娴熟操控。


二、出处与语境

  1.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原文描述人物“填词觅句无所不能,弄管调弦也无所不会”,暗含对浮华才艺的微妙批判。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形容人多才多艺,但需注意其可能隐含的贬义色彩(如轻浮不务实)。

三、其他要点

若需进一步探究其引申义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儿女英雄传》原文或相关文学评论。

别人正在浏览...

暗蒙白木耳白羲傍境半周刊保险锁不足信插话昌披错迎大对卢大放厥词调子法纪乏力沸泉副次父艰拂手共聚拱棚寒风子浩星横亡餱粮环封婚庆僭元急剧剂料惊吵经络惊肉生髀镜水肯首浪声浪气连阴漻澥离隔灵圣緑酒红灯膂力瓯饭瓢饮贫僧前例清辉倾心吐胆启诱器宇不凡日宫赏説生闲书橱鼠心狼肺琐行滩声同规頽倒献谀小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