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 of an ancient sword] 亦作“昆吾”。古剑名
四大将轮四把锟铻剑,和孙大圣上前骂战。——《西游记》
西戎献锟鋙之剑。——《列子·汤问》
亦作“ 錕鋘 ”。亦作“ 錕吾 ”。1.山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两鋘殖吾宫” 元 徐天祜 注:“刀名。 錕鋘山 出金,作刀可切玉。”参见“ 昆吾 ”。
(2).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列子·汤问》:“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献錕鋙之剑,大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锟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文学引用,可参考《列子》《西游记》等文献。
《锟铻》(kuī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尖刻、严厉”。它形容言辞或态度直截了当,毫不客气或婉转。
《锟铻》由“金字旁”和“金属字旁”组成。
部首:钅(金字旁)
笔画数:15画
《锟铻》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该书是西汉时期的一本重要字书。
《锟铻》的繁体字是「鍠」。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锟铻的过去写法并非现今的样式,而是使用了更多的簡略筆劃。
他的话语锟铻严厉,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
锟铻语气、锟铻笔、锟铻句子、锟铻态度
尖锐、严厉、尖刻
和蔼、温和、委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