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锟铻的意思、锟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锟铻的解释

[name of an ancient sword] 亦作“昆吾”。古剑名

四大将轮四把锟铻剑,和孙大圣上前骂战。——《西游记》

西戎献锟鋙之剑。——《列子·汤问》

详细解释

亦作“ 錕鋘 ”。亦作“ 錕吾 ”。1.山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两鋘殖吾宫” 元 徐天祜 注:“刀名。 錕鋘山 出金,作刀可切玉。”参见“ 昆吾 ”。

(2).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列子·汤问》:“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献錕鋙之剑,大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锟铻(kūn w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古剑名

    指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称,以锋利著称。据《列子·汤问》记载,周穆王曾得西戎所献锟铻剑,其剑“切玉如切泥”,形容其无比锋利。此剑常与“火浣布”并提,象征神异之物。

  2. 山名引申义

    源于锟铻山(今甘肃境内),因山名演变为宝剑代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锟铻”与“莫邪”并列,均指代名剑,印证其作为兵器名称的典故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锟铻”词条)。

  3. 字形与字义关联

    • 锟:从“金”部,与金属相关,凸显剑的材质属性。
    • 铻:本义指“不相合”,但在此专用于剑名,属固定搭配。二字结合强化了兵器特性。

权威参考文献

注:古籍原文链接为公开学术资源平台,工具书链接需官方授权访问。

网络扩展解释

“锟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二、古籍出处

  1. 《列子·汤问》记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说明锟铻剑以锋利著称。
  2. 《西游记》中提及:“四大将轮四把锟铻剑,和孙大圣上前骂战。”印证了其作为兵器的文学形象。

三、文化引申

四、相关组词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文学引用,可参考《列子》《西游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势贪财板搭搬调棒杖雹神便饭别隯笔毫避嚣博弈论采撷惨厉长虑顾后雕虫末技地耳地景地下采矿东施方地富春渚感契各行其志含仁怀义合皂佪旋火捺嘉贽借枢羁旅之臣竞驰尽如人意积儹巨查枯尅离楼另眼相待轥轹民食淖田炮车平辈青菜清汉磬浄善防上下同心声问神母夜号十二生肖疏米讼府虽是铁砚童羊吐谈轊车危穷蚬斗孝心齘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