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富春渚的意思、富春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富春渚的解释

富春江 畔。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朝发 富春渚 ,蓄意忍相思。” 唐 郎士元 《送奚贾归吴》诗:“东南 富春渚 ,曾是 谢公 游。”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言过 富春渚 ,登望 文山 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富春渚是中国古典文学与地理学中的专有名词,指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江畔的沙洲地带,尤以东汉严子陵隐居地及南朝山水诗描绘的景观为核心。该名称由“富春”(古县名,今属杭州)与“渚”(水中小块陆地)复合构成,最早见于南朝谢灵运《富春渚》一诗,成为江南山水文化的典型意象。

词义解析

  1. 地理实体:特指富春江流经富阳段形成的江心洲及沿岸湿地,《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其“因水势平缓、沙渚连绵得名”,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
  2. 历史典故:东汉隐士严子陵曾垂钓于此,《后汉书·逸民列传》载其“拒光武帝征召,耕钓富春山”,后世将其活动区域泛称“富春渚”。
  3. 文学意象:谢灵运诗中“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确立了其作为隐逸与自然美学载体的地位,唐代李白、孟浩然等诗人均以此地入诗。

文化特征

富春渚以“七里泷峡谷”“子陵钓台”为标志,《水经注》称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更使其成为传统水墨画的经典母题。现代地理学研究证实,该区域属钱塘江流域冲积平原与低山丘陵过渡带,形成独特的“一江两岸”生态格局。

(注:参考文献对应《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华书局2012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谢灵运《富春渚》原诗、《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版、《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8期专题报道,因无有效网络链接,暂标注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富春渚”一词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一、地理含义
指富春江畔地区,泛指古代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一带)的江岸区域。该词常见于古诗文,如南朝梁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中“朝发富春渚”,唐代郎士元亦用“东南富春渚”描述地理位置。

二、文学作品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五言诗《富春渚》,全诗分为三层:

  1. 纪行写景:前六句简笔勾勒富春江险滩急流的自然景观;
  2. 化用典故:中四句引用《庄子》《列子》中伯昏无人、吕梁丈夫的典故,暗喻人生险境;
  3. 哲理感悟:后八句反思仕途经历,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文学特色:该诗以景寓理,典故运用灵活贴切,结构工整,将自然描写与人生哲思融合。清代吴伟业等文人亦在作品中引用此词,进一步拓展其文化意涵。

若需查阅《富春渚》全诗或具体诗句分析,可参考权威文学典籍或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唵诨百念襃励愁旅传红淳悫绰有余暇澹灔等同调演诋骂丁历躲清闲繁茂繁禧肥胡负天刚材感思够不着钩撘光有寒灯旱殃齁声奸富桀傲不驯警绝晶状体金霉素机政钧甄可见侩佞鵾弦懒残老耋鸾几毛芥梅须明眼漠泊募款偶俗青织劝赞入冬勝處勝會绅士簭人睡椅唐棣题柱投牒托物感怀委法舞爪张牙涀水小广播